CN218791728U 有效 一种吊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装饰墙板和吊顶搭配的方式来进行室内墙面和屋顶装修是其中的一种装修方式。在此基础上,还会用到窗帘盒,以进一步提高室内装修的美观性。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窗帘盒与装饰墙板或吊顶之间的组装结构复杂,连接构件多,或者结合处常常存在缝隙,不美观。不仅施工周期长,费时费力,装修一致性差;而且由于木工板、多层板等易受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存在易变形、开裂或霉变等现象,直接影响装修品质和寿命,使装修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吊顶,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吊顶系统,用于与装饰墙板配合连接,包括顶板、第一组件、第二组件、第三组件和第一吊杆,所述第一组件、所述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组件相互连接以形成“门”字形的窗帘盒;其中,所述顶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组件或第二组件上; [0007]所述第三组件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装饰墙板相匹配,位于窗口上方的所述装饰墙板插入所述第三容纳槽中; [0008]所述第一吊杆的上端、下端分别与屋顶、所述第二组件的上端连接。 [000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包括第一几字形折弯板、第一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搭板和第一下搭板,所述第一上搭板和所述第一下搭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第一容纳槽,并连接在所述第一下搭板的外端; [0010]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第二立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二上搭板和第二下搭板,所述第二上搭板和所述第二下搭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立板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相对两侧; [0011]所述第三组件包括第三几字形折弯板、第三上搭板、第三立板和窗口承载件,所述第三上搭板与所述第三立板垂直并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板上端,所述第三几字形折弯板形成有开口朝下的所述第三容纳槽,并连接在所述第三立板的下端;其中,所述顶板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上搭板上,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在所述第二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下搭板插入所述第一容纳槽中并搭接在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上;所述窗口承载件固定在第一墙面上,所述第二上搭板、所述第三上搭板依次叠置搭接在所述窗口承载件上。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板间隔且平行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第二下搭板呈L形连接。 [001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一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一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表面上。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组件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与所述第三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三立板的朝向所述窗口的表面上。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顶加强板,所述顶加强板与所述第二上搭板大小相同并贴合固定在所述第二上搭板的上方。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平行,且固定在所述第二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组件的表面上。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吊装连接件,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吊装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立板的上方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加强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吊杆的下端与所述吊装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上搭板的外端搭接所述第二加强板上。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几字形折弯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所述第一上横板、所述第一下横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下端,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竖板的朝向所述第三组件的一侧,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并连接在所述第一下横板的下方;其中,当所述第二下搭板伸入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立板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竖板的外表面平齐。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横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下横板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一上横板和所述第二立板之间具有容纳间隙,所述第二加强板伸入所述容纳间隙中,并抵接在所述第二下搭板上。 [0020]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顶系统还包括立出风件和平出风件,所述立出风件包括第四几字形折弯板、立风口板和立承载板,所述第四几字形折弯板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四容纳槽并连接在所述立风口板的下端,所述承载板呈L形连接于所述立风口板的上端,所述平出风件包括呈L形连接的平风口板和插接板;所述吊顶系统包括低顶区域和高顶区域,所述平出风件位于所述低顶区域,所述立出风件连接在所述低顶区域和所述高顶区域之间,其中,所述插接板向上延伸以插入所述第四容纳槽中,所述立承载板用于承载位于所述高顶区域的所述顶板。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立出风件还包括立挡板,所述立挡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立承载板的远离所述高顶区域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立承载板的上方。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顶系统还包括挂钩,所述挂钩包括第一挂竖板、第二挂竖板、第一挂横板和第二挂横板,其中,所述第一挂竖板、所述第二挂竖板间隔平行且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挂横板的下侧,以与所述第一挂横板围合形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和所述装饰墙板相匹配,以使所述挂钩能够与所述装饰墙板的上端相扣合;所述第二挂横板与所述第一挂横板平行,所述第二挂横板连接在所述第二挂竖板的下端,且所述第二挂横板位于所述第二挂竖板的背离所述第四容纳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挂横板用于承载所述顶板。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顶系统还包括侧立件,所述侧立件包括侧承载板、侧立板和第五几字形折弯板,所述侧承载板和所述侧立板垂直,并连接在所述侧立板的上端,所述侧承载板用于承载所述顶板;所述第五几字形折弯板连接在所述侧立板的下端,并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五容纳槽,所述第五容纳槽与所述装饰墙板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五几字形折弯板能够与所述装饰墙板的上端相扣合。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侧立件还包括侧竖板和侧横板,所述侧竖板和所述侧立板平行,且分别连接在所述侧横板的两端,所述侧竖板位于所述侧横板的远离墙体的一端并位于所述侧横板的上方;所述侧竖板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侧承载板的远离所述墙体的一端。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吊顶系统还包括第二吊杆、灯饰安装件,所述灯饰安装件包括灯承载板、灯竖板和安装板,所述灯承载板、所述安装板相互平行并位于所述灯竖板的同一侧,且分别连接于所述灯竖板的上端、下端;所述灯承载板用于承载所述顶板,所述安装板的靠近墙体的一端搭接在所述侧承载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结构以用于安装照明灯;所述第二吊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屋顶、所述灯饰安装件连接。 [0026]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灯饰安装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灯承载板呈Z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灯承载板平行,所述第二吊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 [0027]在本申请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灯饰安装件还包括加强边,所述加强边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呈L形连接。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顶系统中,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相互扣合、搭接,形成了“门”字形的窗帘盒,该窗帘盒的上端通过第一吊杆与屋顶连接,又依靠第三组件的窗口承载件,和第三组件的第三几字形折弯板而被位于窗口上方的装饰墙板支撑;而顶板则是搭接在窗帘盒上的。显然,本申请中的窗帘盒设计巧妙,很少用到紧固件、连接件之类的配件,结构简单,外表美观;并且巧妙利用了装饰墙板来为窗帘盒做支撑;而且,顶板是搭接在窗帘盒上的,两者之间没有复杂的连接结构,也没有缝隙,既便于组装,也美观。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吊顶系统具有连接构件少、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外形美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其中: [003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顶系统安装在室内时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顶系统在窗帘盒部分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3]图3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4]图4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5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6图1中D部分的放大图; [003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吊顶系统在空调出风口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0038]图8图1中E部分的放大图; [0039]图9图1中F部分的放大图; [0040]图10图1中G部分的放大图; [004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吊顶系统安装在室内时的示意图; [0042]图12图11中P部分的放大图; [0043]图13图11中N部分的放大图; [0044]图14图11中M部分的放大图; [0045]此外,本申请中附图中的墙体均做了图案填充,以便于读者清楚区分各结构,并无任何限定作用; [0046]附图标记说明: [0047]01-墙体,02-装饰墙板,03-房门,04-窗口; [0048]11-第一吊杆,12-第二吊杆,13-顶板; [0049]20-第一组件,21第一几字形折弯板,22-第一立板,23-第一上搭板,24-第一下搭板,25-第一加强板; [0050]30-第二组件,31-第二立板,32-第二上搭板,33-第二下搭板,34-加强筋,35-顶加强板,36-第二加强板,37-吊装连接件; [0051]40-第三组件,41-第三几字形折弯板,42-第三上搭板,43-第三立板,44-窗口承载件,45-第三加强板; [0052]50-立出风件,51-第四几字形折弯板,52-立风口板,53-立承载板,54-立挡板; [0053]60-平出风件,61-平风口板,62-插接板; [0054]70-挂钩,71-第一挂竖板,72-第二挂竖板,73-第一挂横板,74-第二挂横板;80-侧立件,81-第五几字形折弯板,82-侧承载板,83-侧立板,84-侧挡板,85-侧竖板,86-侧横板; [0055]90-灯饰安装件,91-灯承载板,92-灯竖板,93-安装板,94-第一连接板,95-第二连接板,96-加强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示例通过本申请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申请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申请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005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要求本申请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58]本申请提供一种吊顶系统,用于与装饰墙板02配合连接,参考图1至图6,吊顶系统包括顶板13、第一组件20、第二组件30、第三组件40和第一吊杆11,第一组件20、第二组件30、第三组件40相互连接以形成“门”字形的窗帘盒;其中,所述顶板13的端部搭接在所述第一组件20或第二组件30上;所述第三组件40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与所述装饰墙板02相匹配,位于窗口04上方的所述装饰墙板02插入所述第三容纳槽中;第一吊杆11的上端、下端分别与屋顶、第二组件30的上端连接。 [005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第一组件20、第二组件30和第三组件40相互连接,形成了“门”字形的窗帘盒,该窗帘盒的上端通过第一吊杆11与屋顶连接,又依靠第三组件40的窗口承载件44,和第三组件40的第三几字形折弯板41而被位于窗口04上方的装饰墙板02支撑;而顶板13则是搭接在窗帘盒上的。显然,本申请中的窗帘盒设计巧妙,很少用到紧固件、连接件之类的配件,结构简单,外表美观;并且巧妙利用了装饰墙板02来为窗帘盒做支撑;而且,顶板13是搭接在窗帘盒上的,两者之间没有复杂的连接结构,也没有缝隙,既便于组装,也美观。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吊顶系统具有连接构件少、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外形美观的优点。 [006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组件20包括第一几字形折弯板21、第一立板22、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搭板23和第一下搭板24,第一上搭板23和第一下搭板24分别连接在第一立板22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均位于第一立板22的朝向第三组件40的一侧,第一几字形折弯板21形成有开口朝向第三组件40的第一容纳槽,并连接在第一下搭板24的外端;第二组件30包括第二立板31、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上搭板32和第一下搭板33,第一上搭板32和第一下搭板33分别连接在第二立板31的上端和下端,并且分别位于第二立板31的相对两侧;第三组件40包括第三几字形折弯板41、第三上搭板42、第三立板43和窗口承载件44,第三上搭板42与第三立板43垂直并连接在第三立板43上端,第三几字形折弯板41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三容纳槽,并连接在第三立板43的下端;其中,顶板13的端部搭接在第一上搭板23上,第一上搭板23的外端搭接在第二组件30的上方;第一下搭板33插入第一容纳槽中并搭接在第一几字形折弯板21上;窗口承载件44固定在第一墙面上,第一上搭板32、第三上搭板42依次叠置搭接在窗口承载件44上;第三容纳槽与装饰墙板02相匹配,位于窗口04上方的装饰墙板02插入第三容纳槽中。 [006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组件30还包括与第二立板31间隔且平行的加强筋34,加强筋34与第一下搭板33呈L形连接。如此,可以增强第一下搭板33的结构强度,使其与第一组件20的配合更稳定。加强筋34和第一下搭板33可以通过折弯工艺一体成型。 [006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组件20还包括第一加强板25,第一加强板25与第一立板22平行,且固定在第一立板22的朝向第三组件40的表面上。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加强板25可以起到帮助第一立板22保持平直度的作用,并且,第一加强板25是隐藏在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30之间的,不影响外观。其中,第一加强板25、第一立板22均可以在工厂内提前预制好,并粘接在一起后再出厂。第一加强板25可以为结构强度高、质量轻的材料制作而成,以在不过多增加窗帘盒重量的前提下,帮助第一立板22保持平直度。 [006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三组件40还包括第三加强板45,第三加强板45与第三立板43平行,且固定在第三立板43的朝向窗口04的表面上。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三加强板45可以起到帮助第三立板43保持平直度的作用,并且,第三加强板45是隐藏在第三组件40和墙体01之间的,不影响外观。其中,第三加强板45、第三板均可以在工厂内提前预制好,并粘接在一起后再出厂。第三加强板45可以为结构强度高、质量轻的材料制作而成,以在不过多增加窗帘盒重量的前提下,帮助第三立板43保持平直度。 [006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组件30还包括顶加强板35,顶加强板35与第一上搭板32大小相同并贴合在第一上搭板32的上方。如此,顶加强板35和第一上搭板32一起搭接在窗口承载件44上,顶加强板35可以起到帮助第一上搭板32保持平直度的作用,利于提高第一上搭板32的结构强度,并且,第三加强板45是隐藏在第一上搭板32的上方,不影响外观。这里,第一上搭板32和顶加强板35叠置在一起后,结构强度大,可以用于悬挂窗帘。其中,顶加强板35、第一上搭板32均可以在工厂内提前预制好,并粘接在一起后再出厂。顶加强板35可以为结构强度高、质量轻的材料制作而成,以在不过多增加窗帘盒重量的前提下,第一上搭板32第三立板43保持平直度。 [006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组件30还包括第二加强板36,第二加强板36与第二立板31平行,且固定在第二立板31的朝向第一组件20的表面上。如此,第二加强板36可以起到帮助第二立板31保持平直度的作用,并且,第二加强板36是隐藏在第一组件20和第二组件30之间的,不影响外观。其中,第二加强板36、第二立板31均可以在工厂内提前预制好,并粘接在一起后再出厂。第二加强板36可以为结构强度高、质量轻的材料制作而成,以在不过多增加窗帘盒重量的前提下,帮助第二立板31保持平直度。 [0066]在一种示例中,第二组件30还包括吊装连接件37,第二加强板36的上端高于第二立板31,吊装连接件37位于第二立板31的上方且固定在第二加强板36的朝向第三组件40的表面上;其中,第一吊杆11的下端与吊装连接,第一上搭板23的外端搭接第二加强板36上。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吊装连接件37隐藏在第二组件30上方,吊装连接件37与第一吊杆11之间的连接接头同样被隐藏在第二组件30上方,起到承重作用的同时,还保证了窗帘盒内表面的美观性。 [0067]在一种示例中,第一几字形折弯板21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211、第一上横板和第一下横板,第一上横板、第一下横板分别连接在第一竖板的上端、下端,且均位于第一竖板的朝向第三组件40的一侧,以形成第一容纳槽,第二竖板211与第一竖板平行,并连接在第一下横板的下方;其中,当第一下搭板33伸入第一容纳槽中时,第二立板31的外表面与第二竖板211的外表面平齐。如此,窗帘盒具有平整的内表面,美观性好。 [0068]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横板的宽度小于第一下横板的宽度,以使得第一上横板和第二立板31之间具有容纳间隙,第二加强板36伸入容纳间隙中,并抵接在第一下搭板33上。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二加强板36的下端相当于是抵接在第一下搭板24上的,而第一上搭板23的外端是搭接第二加强板36上的,也就是说,第二加强板36是撑在第一组件20中的,第二加强板36的结构强度高,从而有利于辅助第一组件20保持结构稳定,从而使第一组件20与第二组件30之间的拼接更稳固。 [0069]在实际使用中,第一组件20、第二组件30和第三组件40可以延伸至与其两端的墙体01对接。 [007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吊顶系统还包括立出风件50和平出风件60,立出风件50包括第四几字形折弯板51、立风口板52和立承载板53,第四几字形折弯板51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四容纳槽并连接在立风口板52的下端,承载板呈L形连接于立风口板52的上端,平出风件60包括呈L形连接的平风口板61和插接板62;吊顶系统包括低顶区域和高顶区域,平出风件60位于低顶区域,立出风件50连接在低顶区域和高顶区域之间,其中,插接板62向上延伸以插入第四容纳槽中,立承载板53用于承载位于高顶区域的顶板13。 [0071]其中,立风口板52、平风口板61上均设置有出风口,空调风从出风口进入室内。低顶区域、高顶区域是指将吊顶分为两个区域,高度较低的区域称为低顶区域,高度较高的区域称为高顶区域。现有技术中,有将空调出风口集成在吊顶上的,这时,就需要将吊顶分出一片区域,并将其降低,该区域就作为空调风道,空调风从相应出风口朝向地面吹出。 [007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立出风件50、平出风件60呈L形拼接以将低顶区域和高顶区域连接在一起,两者之间的拼接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其他紧固件或连接件,组装简单;顶板13搭接在立承载板53上,以被立承载板53支撑,两者之间的拼接简单,且外观美观。 [0073]另外,顶板13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拼接结构,这样,相邻顶板13之间可以拼接起来,以保持结构上的稳定。现有技术中,拼接结构的种类有多种,根据需要选择即可,本申请不作限定。平风口板61的远离插接板6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顶板13配合的拼接结构,以与位于低顶区域的顶板13拼接在一起,以保持结构上的稳定。 [0074]在一种示例中,立出风件50还包括立挡板54,立挡板54垂直连接于立承载板53的远离高顶区域的一端,并位于承载板的上方。如此,立挡板54可以起到限位高顶区域的顶板13的作用。 [007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考图1图8至图10所示,其中,图8图1中E部分的放大图,图9图1中F部分的放大图,图10图1中G部分的放大图。吊顶系统还包括挂钩70,挂钩70包括第一挂竖板71、第二挂竖板72、第一挂横板73和第二挂横板74,其中,第一挂竖板71、第二挂竖板72间隔平行且均连接在第一挂横板73的下侧,以与第一挂横板73围合形成插接槽,插接槽和装饰墙板02相匹配,以使挂钩70能够与装饰墙板02的上端相扣合; [0076]第二挂横板74与第一挂横板73平行,第二挂横板74连接在第二挂竖板72的下端,且第二挂横板74位于第二挂竖板72的背离第四容纳槽的一侧,第二挂横板74用于承载顶板13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挂钩70可以通过插接槽扣合在装饰墙板02的上端,也即,相当于挂在了装饰墙板02上端,这样,第二挂横板74就可以承载顶板13了,从而就实现了顶板13与装饰墙板02之间的无缝拼接,并且,装饰墙板02还可以起到承载顶板13的作用。 [0077]参考图11至图1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顶系统还包括侧立件80,侧立件80包括侧承载板82、侧立板83和第五几字形折弯板81,侧承载板82和侧立板83垂直并连接在侧立板83的上端,侧承载板82用于承载顶板13;第五几字形折弯板81连接在侧立板83的下端,并形成有开口朝下的第五容纳槽,第五容纳槽与装饰墙板02相匹配,以使第五几字形折弯板81能够与装饰墙板02的上端相扣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侧立件80上端的侧承载板82和顶板13搭接在一起,侧立件80下端的第五几字形折弯板81扣合在装饰墙板02的上端,从而就实现了顶板13与装饰墙板02之间的无缝拼接,并且,装饰墙板02还可以起到承载顶板13的作用。该侧立件80结构简单,且设计巧妙。 [007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侧立件80还包括侧挡板84,侧挡板84与侧承载板82垂直,且与侧承载板82的靠近墙体01的一端连接,侧挡板84用于固定在墙体01上。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侧挡板84可以起到限位顶板13的作用,并且,通过将侧挡板84固定在墙体01上,也就相当于将侧立件80固定在墙体01和装饰墙板02上,侧立件80的位置稳定,从而可以为顶板13提供稳定的支撑,从而保证顶板13和侧立件80之间的拼接稳定。 [007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侧立件80还包括侧竖板85和侧横板86,侧竖板85和侧立板83平行,且分别连接在侧横板86的两端,侧竖板85位于侧横板86的远离墙体01的一端并位于侧横板86的上方;侧竖板85的上端连接于侧承载板82的远离墙体01的一端。如此,可以使侧承载板82加宽,从而可以更容易的将顶板13和侧立件80拼接在一起。 [008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1至图14所示,吊顶系统还包括第二吊杆12、灯饰安装件90,灯饰安装件90包括灯承载板91、灯竖板92和安装板93,灯承载板91、安装板93相互平行并位于灯竖板92的同一侧,且分别连接于灯竖板92的上端、下端;灯承载板91用于承载顶板13,安装板93的靠近墙体01的一端搭接在侧承载板82上,安装板93上设置有安装结构以用于安装照明灯;第二吊杆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屋顶、灯饰安装件90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灯饰安装件90的一侧可以与顶板13拼接在一起,另一侧可以与侧立件80拼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照明灯安装在吊顶结构上。 [008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灯饰安装件9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94和第二连接板95,第一连接板94、第二连接板95与灯承载板91呈Z形连接,第二连接板95和灯承载板91平行,第二吊杆12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板95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板94和第二连接板95均隐藏在灯承载板91上方,也即,其与第二吊杆的连接结构均隐藏在灯承载板91上方,保证了灯饰安装件90下表面的美观;并且,灯饰安装件90的远离墙体01的一侧被第二吊杆承载,靠近墙体01的一侧被侧立件80支撑,安装稳定性好,从而可以为顶板13提供支撑。 [008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灯饰安装件90还包括加强边96,加强边96与第二连接板95呈L形连接。如此,可以使第二连接板95的结构强度增大,降低第二连接板95在被第二吊杆12长久悬吊过程中,发生变形的概率。 [008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墙体01、装饰墙板02、房门03和窗口04均是泛指,仅仅是为了以他们为参考,说明吊顶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 [0084]本申请提供的吊顶结构可以灵活应用于室内,例如图11所示,在单间公寓中使用本申请提供的吊顶结构时,可以使顶板13的长度方向与房间的宽度方向一致,顶板13的长度两端可以分别拼接有灯饰安装件90,灯饰安装件90可以通过挂钩70或侧立件80而搭接在装饰墙板02的上方。这样,顶板13的两端可以被装饰墙板02支撑,可以减少使用用来将顶板13固定在屋顶上的龙骨或吊杆。当然,也可以不用灯饰安装件90,使顶板13直接搭接在挂钩70或侧立件80上。再例如图1所示,在房门03处,可以利用挂钩70将顶板13与房门03上方的装饰墙板02搭接在一起。 [0085]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在,一起体验智慧芽的产品和服务
自动注册,无需人工审核,即可立即开始查询专利
立即注册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