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9423A 审中 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煤矿井巷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岩巷工程是井工煤矿开采时必不可少的系统工程,其掘进效率制约着矿井采场接替和高效生产;同时部分矿区因瓦斯治理需要,进入采区内部后,瓦斯治理岩巷工程量也在逐步增加。目前岩巷掘进的主要方式有钻爆法(炮掘)和综合机械化掘进(综掘)两种。综掘施工受岩石硬度和巷道断面尺寸影响较大,其适用范围有限,炮掘对岩石硬度和巷道断面尺寸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灵活,其适用范围较广。 [0003]采区在准备过程中,需先掘进系统巷道,形成正规的运输、通风、供电、排水等系统后,才能掘进回采巷道如瓦斯治理巷、工作面顺槽等。系统巷道因服务时间长,多布置于岩性较好的稳定岩层中,多采用炮掘施工法;瓦斯治理巷一般选择合适的层位进行施工,多采用综掘施工法。一般炮掘排矸多采用耙矸机+胶带输送机+矿车的模式,该种方式出矸不连续,效率低,出矸和迎头倒矸不能平行作业,且受矿车数量的限制,一旦矿车供应不足,迎头就无法进行出矸,继而限制了下一循环作业的施工,严重制约了岩巷的施工效率。综掘排矸多采用综掘机+胶带输送机的模式,矸石随胶带输送机进入主运系统,虽实现了连续化排矸,但是矸石进入煤流后会严重影响煤质。 [0004]就目前而言,生产矿井多数仅有煤流主运输巷,没有独立的矸石流主运输巷,如果开凿专用的矸石主运输巷,则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时间较长,无法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因此针对矸石运输,一般矿井都采用主运输巷进行分装分运,即煤流运输期间禁止矸石流运输,这样一来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排矸受限模式。 [0005]公开号为CN10908367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回风石门煤矸分运系统,包括回风石门和集中运输巷,回风石门和集中运输巷之间开设有回风出矸联巷;出矸期间通过回风出矸联巷将矸石运至集中运输巷,矸石进入集中运输巷的煤仓;揭煤出煤时,矸石进入回风石门的矸石仓。现有的分运系统利用原有的系统巷道,出矸和出煤时矸石进入不同的系统巷道实现煤矸分运,无法实现前期系统巷道的连续高效排矸。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因此如何构建一种高效的排矸模式,既实现前期系统巷道的连续高效排矸,又满足后期采区内岩巷综掘的排矸要求。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包括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主运输巷、矸石运输巷、立式储矸仓、第一溜矸眼、第二溜矸眼和联巷; [0008]所述矸石运输巷通过所述立式储矸仓连通所述主运输巷,所述立式储矸仓的下端出矸口位于所述主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 [0009]所述瓦斯综合巷通过所述第一溜矸眼连通所述矸石运输巷,所述第一溜矸眼的下端出矸口位于所述矸石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 [0010]所述系统巷道同层连通所述主运输巷、通过所述第二溜矸眼连通所述主运输巷或通过所述联巷连通所述矸石运输巷,所述第二溜矸眼的下端出矸口位于所述主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 [0011]所述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主运输巷、矸石运输巷和联巷中均设有输送系统,所述系统巷道中还设有卧式储矸仓。 [0012]本发明通过设置专用的矸石运输巷,并设置立式储矸仓实现缓冲功能,使前期系统巷道掘进产生的矸石和后期采区内岩巷掘进产生的矸石均可通过矸石运输巷向主运输巷分时排矸,实现了岩巷排矸系统的连续化高效运输,提高了岩巷掘进的排矸效率,可满足岩巷多头面的平行作业施工,既能容纳大量的矸石流,又能实现矸石流和煤流的分装分运,大大提高了采区的准备效率和岩巷的施工效率,简单易操作。 [0013]第一溜矸眼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瓦斯综合巷中的输送系统连同第一溜矸眼构成瓦斯综合巷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矸石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和立式储矸仓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形成采区排矸的多级缓冲。 [0014]同层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一级柔性排矸系统;通过第二溜矸眼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第二溜矸眼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第二溜矸眼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通过联巷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联巷中的运输系统、矸石运输巷中的运输系统和立式储矸仓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形成采区排矸的多级缓冲。 [0015]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耙矸机、第一缓冲漏斗、第一带式输送机和第二耙矸机;所述第一耙矸机布置在巷道迎头,所述第一缓冲漏斗衔接在所述第一耙矸机的出料槽与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进料端之间;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抬高并衔接所述卧式储矸仓的进料口,所述第二耙矸机设置在所述卧式储矸仓的出料口侧。第一缓冲漏斗可降低坚硬矸石对第一带式输送机的冲击破坏程度,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还起到导流和降尘作用。 [0016]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耙矸机和所述第二耙矸机的中间槽外周均设置有防矸护网;所述防矸护网包括钢筋网和锚索钢绞线,所述钢筋网固定连接在所述锚索钢绞线上;所述锚索钢绞线的上端锚固在巷道顶板的钻孔内,下端通过锁具固定连接在中间槽上。避免出矸过程中矸石弹出伤人。 [0017]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卧式储矸仓包括立柱、侧板、托盘和锚杆;多个立柱围出所述卧式储矸仓的外轮廓,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巷道底板上;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上,形成所述卧式储矸仓的封闭侧壁;所述托盘上围绕中间位置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托盘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上端;多个锚杆围绕在所述立柱的外周,所述锚杆穿过所述托盘上的贯穿孔并锚固在巷道顶板的钻孔内。结构牢固,方便拆装。 [0018]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联巷中的输送系统包括第二带式输送机和第二缓冲漏斗;所述联巷的底板高于所述矸石运输巷的底板,所述联巷连通所述矸石运输巷处的顶板进行挑顶扩刷;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由所述联巷的入口端延伸到出口端,所述第二缓冲漏斗衔接在所述第二带式输送机的出料端与所述矸石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的进料端之间。第二缓冲漏斗可降低坚硬矸石对矸石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的冲击破坏程度,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还起到导流和降尘作用。 [0019]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立式储矸仓包括上锁口、仓筒和下锁口,所述上锁口、仓筒和下锁口从上到下依次连通,所述上锁口固定连接在所述矸石运输巷的底板上,所述下锁口为从上到下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结构。可实现矸石的临时储存,结构便于排矸。 [0020]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立式储矸仓还包括锚网喷支护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所述仓筒的外周设有锚网喷支护结构;所述下锁口的外周从内至外依次设有锚网喷支护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形成双重支护结构。可增加立式储矸仓使用年限。 [0021]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的施工步骤为: [0022]第一步,施工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主运输巷、矸石运输巷和第二溜矸眼; [0023]第二步,施工立式储矸仓,并在主运输巷和矸石运输巷中分别布置输送系统; [0024]第三步,在系统巷道中施工卧式储矸仓并布置输送系统; [0025]第四步,施工联巷,并在联巷中布置输送系统; [0026]第五步,施工第一溜矸眼,并在瓦斯综合巷中布置输送系统。 [0027]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在同层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将卧式储矸仓设置在巷道拨门口处;在通过第二溜矸眼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将卧式储矸仓设置在第二溜矸眼的上端进矸口附近;在通过联巷连通矸石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前期施工时将卧式储矸仓设置在巷道拨门口处,待该系统巷道通过联巷连通矸石运输巷后,将卧式储矸仓移动至联巷的入口端附近。 [0028]一种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方法,采用所述的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瓦斯综合巷掘进产生的矸石通过第一溜矸眼进入矸石运输巷,通过联巷连通矸石运输巷的系统巷道掘进产生的矸石通过联巷进入矸石运输巷;主运输巷煤流运输期间,立式储矸仓的放矸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经矸石运输巷运输的矸石暂时储存在立式储矸仓中;通过第二溜矸眼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掘进产生的矸石暂时储存在第二溜矸眼中,同层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掘进产生的矸石暂时储存在卧式储矸仓中;主运输巷煤流运输结束后,开启立式储矸仓的放矸闸门,并且将同层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卧式储矸仓储存的矸石运至主运输巷的输送系统,通过主运输巷进行矸石流运输。 [0029]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0]1、通过设置专用的矸石运输巷,并设置立式储矸仓实现缓冲功能,使前期系统巷道掘进产生的矸石和后期采区内岩巷掘进产生的矸石均可通过矸石运输巷向主运输巷分时排矸,实现了岩巷排矸系统的连续化高效运输,提高了岩巷掘进的排矸效率,可满足岩巷多头面的平行作业施工,既能容纳大量的矸石流,又能实现矸石流和煤流的分装分运,大大提高了采区的准备效率和岩巷的施工效率,简单易操作。 [0031]2、第一溜矸眼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瓦斯综合巷中的输送系统连同第一溜矸眼构成瓦斯综合巷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矸石运输巷中的输送系统和立式储矸仓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形成采区排矸的多级缓冲。 [0032]3、同层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一级柔性排矸系统;第二溜矸眼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通过第二溜矸眼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第二溜矸眼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通过联巷连通主运输巷的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构成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联巷中的运输系统、矸石运输巷中的运输系统和立式储矸仓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形成采区排矸的多级缓冲。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采区胶带机巷中输送系统和卧式储矸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巷中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立式储矸仓的竖向剖面示意图。 [003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9]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包括系统巷道、瓦斯综合巷5、主运输巷6、矸石运输巷7、立式储矸仓8、第一溜矸眼9、第二溜矸眼10、联巷11、第一耙矸机12、第一缓冲漏斗13、第一带式输送机14、卧式储矸仓15、第二耙矸机16、第二带式输送机19、第二缓冲漏斗20,图3中的矿车轨道17和矿车18为现有方法采用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替换为胶带机和缓冲漏斗。 [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巷道包括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和采区西回风巷4,尽可能将系统巷道设计在硬岩层位,便于后期巷道维护,系统巷道采用炮掘施工法;采区东回风巷1和采区西回风巷4沿途各设有多个与之连通的瓦斯综合巷5,瓦斯综合巷5采用综掘施工法;采区的煤流以及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采区西回风巷4和瓦斯综合巷5的矸石流均通过主运输巷6运输。 [0041]为实现连续化高效排矸,采区设计时,统筹考虑层位、施工方法、系统构建方式等,从源头规划出采区正规排矸系统,设置矸石运输巷7和立式储矸仓8;矸石运输巷7延伸到主运输巷6的上方并通过立式储矸仓8连通主运输巷6,立式储矸仓8的下端出矸口位于主运输巷6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放矸闸门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液压千斤顶实现。 [0042]各瓦斯综合巷5均延伸到矸石运输巷7的上方并通过第一溜矸眼9连通矸石运输巷7,矸石运输巷7选择层位时要兼顾立式储矸仓8的储矸量和第一溜矸眼9的储矸量;第一溜矸眼9的下端出矸口位于矸石运输巷7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 [0043]系统巷道中,采区胶带机巷3同层连通主运输巷6,现有方法通过沿矿车轨道17行走的矿车18将矸石运输到主运输巷6;采区东回风巷1延伸到主运输巷3的上方且层位合适,可通过第二溜矸眼10连通主运输巷6,第二溜矸眼10的下端出矸口位于主运输巷6中的输送系统正上方并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放矸闸门,放矸时打开,不放矸时作临时储矸仓使用,实现排矸的时间缓冲;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无法直接与主运输巷6构建连续的排矸系统,因此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前期施工时通过与之连通的其他运输巷道进行排矸,待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施工至合适位置时,分别施工联巷11,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分别通过联巷11连通矸石运输巷7。 [0044]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采区西回风巷4、瓦斯综合巷5、主运输巷6、矸石运输巷7和联巷11中均设有输送系统;主运输巷6中的输送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用于分时分运煤流和矸石流,煤流运输期间禁止矸石流运输;矸石运输巷7中的输送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用于输送矸石;瓦斯综合巷5中的输送系统采用胶带输送机,瓦斯综合巷5中的输送系统连同第一溜矸眼9构成瓦斯综合巷5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矸石运输巷7中的输送系统和立式储矸仓8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各系统巷道中均设有卧式储矸仓15,其中采区胶带机巷3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15构成一级柔性排矸系统;采区东回风巷1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15构成采区东回风巷1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第二溜矸眼10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采区轨道巷2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15构成采区轨道巷2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联巷11中的运输系统、矸石运输巷7中的运输系统和立式储矸仓8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采区西回风巷4中的输送系统连同卧式储矸仓15构成采区西回风巷4的第一级柔性排矸系统,再结合联巷11中的运输系统、矸石运输巷7中的运输系统和立式储矸仓8构成二级柔性排矸系统。 [0045]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和采区西回风巷4这些系统巷道中的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耙矸机12、第一缓冲漏斗13、第一带式输送机14、第二耙矸机16;第一耙矸机12布置在巷道迎头,根据巷道断面、岩性、掘进循环进尺选定型号,确保排矸效率高;第一缓冲漏斗13衔接在第一耙矸机12的出料槽与第一带式输送机14的进料端之间,可降低坚硬矸石对第一带式输送机14的冲击破坏程度,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还起到导流和降尘作用;第一缓冲漏斗13由A3钢板加工后拼装,其尺寸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尺寸具体设计;卧式储矸仓15的进料口高度满足落矸高度大于或等于2.5m,出料口位于另一侧的下部,为了便于出矸,对卧式储矸仓15进行卧底,在出料口外侧形成10°~20°的缓坡;第一带式输送机14的出料端抬高并衔接卧式储矸仓15的进料口,第二耙矸机16设置在卧式储矸仓15的出料口侧;第一带式输送机14采用胶带输送机,第一耙矸机12和第二耙矸机16均采用P-120B耙斗装岩机;第一耙矸机12可将迎头掘进产生的矸石通过第一缓冲漏斗13送至第一带式输送机14,第一带式输送机14可将矸石输送至卧式储矸仓15进行存储,第二耙矸机16可将卧式储矸仓15中的矸石耙出至下一运输环节。 [0046]卧式储矸仓15的储矸量满足迎头进尺排矸需求,通过下式计算: [0047]V=μnsl; [0048]式中:V为储矸量,m3[0049]μ为矸石碎涨系数; [0050]n为掘进循环次数; [0051]s为巷道掘进毛断面面积,m2[0052]l为掘进循环进尺,m。 [0053]卧式储矸仓15包括立柱、侧板、托盘和锚杆;所述立柱采用4m长的工字钢,多个立柱以1m间距围出卧式储矸仓15的外轮廓;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浇灌混凝土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巷道底板上挖出的腿窝中,腿窝深度500mm;所述侧板采用4500mm×300mm×70mm的木板,所述侧板通过8#铁丝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上,形成卧式储矸仓15的封闭侧壁;所述托盘为正方形,由16mm厚的A3钢板加工制成,边长200mm,所述托盘上围绕中间位置设有四个贯穿孔,孔径30mm,所述托盘焊接在所述立柱的上端;四个锚杆围绕在所述立柱的外周,所述锚杆穿过所述托盘上的贯穿孔并锚固在巷道顶板的钻孔内。 [0054]第一耙矸机12和第二耙矸机16的中间槽外周均设置有防矸护网,避免出矸过程中矸石弹出伤人;所述防矸护网包括钢筋网和锚索钢绞线,所述钢筋网的规格为φ6.5×900×1700mm,多个钢筋网拼接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锚索钢绞线上;所述锚索钢绞线的上端锚固在巷道顶板的钻孔内,下端通过锁具固定连接在中间槽上。 [0055]联巷11中的输送系统包括第二带式输送机19、第二缓冲漏斗20;联巷11为平巷,联巷11的底板高于矸石运输巷7的底板,二者高差h1至少1.5m,确保第二带式输送机19与矸石运输巷7中的胶带输送机搭接落矸点有一定高差;联巷11连通矸石运输巷7处的顶板进行挑顶扩刷,以保证设备运行及检修的安全空间;第二带式输送机19采用电滚筒胶带机,第二带式输送机19由联巷11的入口端延伸到出口端,用于输送矸石;第二缓冲漏斗20衔接在第二带式输送机19的出料端与矸石运输巷7中的胶带输送机的进料端之间,第二缓冲漏斗20的下端与矸石运输巷7中的胶带输送机的距离h2为0.5m左右,可降低坚硬矸石对矸石运输巷7中的胶带输送机的冲击破坏程度,减少设备故障率,同时还起到导流和降尘作用;第二缓冲漏斗20由A3钢板加工后拼装,其尺寸根据现场情况和设备尺寸具体设计。 [0056]图4图5所示,立式储矸仓8高度为25m~35m,包括上锁口81、仓筒82、下锁口83、锚网喷支护结构84、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85;混凝土制成的上锁口81、仓筒82和下锁口83从上到下依次连通;上锁口81直径3m,上锁口81通过上端进矸口的外翻边固定连接在矸石运输巷7的底板上;仓筒82直径6m,仓筒82的外周设有锚网喷支护结构84;下锁口83为从上到下横截面逐渐缩小的漏斗结构,其下端出矸口为正方形,出矸口设有可开合的放矸闸门;下锁口83的外周从内至外依次设有锚网喷支护结构84和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85,形成双重支护结构。 [0057]锚网喷支护结构84包括锚杆、钢筋网和喷在钢筋网间隙中的混凝土;锚杆规格为φ22×2400,锚杆固定连接在立式储矸仓8上并伸入周围土层中;钢筋网规格为φ6.5×900×1700mm,多个钢筋网拼接并包裹在立式储矸仓8的外层,共包裹有两层钢筋网;喷在钢筋网间隙中的混凝土标号为C20,喷厚150mm;首先采用锚网喷支护结构84作为临时支护,待立式储矸仓8施工到底后,再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85进行支护。 [0058]钢筋混凝土支护结构85包括钢筋底梁851、第一钢筋侧梁852、第二钢筋侧梁853、第一钢丝绳854、第二钢丝绳855、混凝土层856;钢筋底梁851为由四根22a工字钢围成的边长1200mm的正方形框架,钢筋底梁851固定连接在下锁口83的下端出矸口外边缘一周,作为后期安装放矸闸门的生根梁;为增加立式储矸仓8使用年限,设置由24kg/m或30kg/m规格的旧轨道制成的第一钢筋侧梁852和第二钢筋侧梁853;多个第一钢筋侧梁852围绕下锁口83的外侧壁一周间隔排列,第一钢筋侧梁852由下锁口83的上端延伸到下端并焊接在钢筋底梁851上;多个第二钢筋侧梁853围绕下锁口83的外侧壁一周间隔排列并设置在相邻第一钢筋侧梁852的间隙中,第二钢筋侧梁853由下锁口83的上端延伸到中间位置;第一钢丝绳854和第二钢丝绳855的规格均为φ18.5mm,第一钢丝绳854围绕下锁口83的外侧壁一周并穿过各第一钢筋侧梁852和各第二钢筋侧梁853的上部,第二钢丝绳855围绕下锁口83的外壁一周并穿过各第一钢筋侧梁852的中部和各第二钢筋侧梁853的下部;混凝土层856的混凝土标号为C20,厚500mm,混凝土层856填充在钢筋底梁851、第一钢筋侧梁852、第二钢筋侧梁853、第一钢丝绳854和第二钢丝绳855的间隙中,形成包裹在下锁口83外层的结构,锚网喷支护结构84的锚杆穿过混凝土层856进入周围土层中。 [0059]所述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的施工步骤为: [0060]第一步,施工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采区西回风巷4、瓦斯综合巷5、主运输巷6、矸石运输巷7和第二溜矸眼10; [0061]第二步,施工立式储矸仓8,并在主运输巷6和矸石运输巷7中分别布置输送系统; [0062]第三步,在采区东回风巷1、采区轨道巷2、采区胶带机巷3和采区西回风巷4中分别施工卧式储矸仓15并布置输送系统; [0063]第四步,施工联巷11,并在联巷11中布置输送系统; [0064]第五步,施工第一溜矸眼9,并在瓦斯综合巷5中布置输送系统。 [0065]在采区东回风巷1中,将卧式储矸仓15设置在第二溜矸眼10的上端进矸口附近,第二耙矸机16可将卧式储矸仓15中的矸石耙装至第二溜矸眼10,矸石再通过第二溜矸眼10进入主运输巷6中的胶带输送机。 [0066]在采区胶带机巷3中,将卧式储矸仓15设置在巷道拨门口处宽阔地点,主运输巷6中的胶带输送机与第二耙矸机16之间衔接有胶带机且胶带机与主运输巷6中的胶带输送机搭接处设置有缓冲漏斗;迎头需要排矸时,将矸石运输至卧式储矸仓15存储,可随时通过第二耙矸机16将矸石装入胶带机中进行排矸,避免迎头排矸滞后的问题。 [0067]在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中,前期施工时将卧式储矸仓15设置在巷道拨门口处宽阔地点,通过与之连通的其他运输巷道进行排矸;待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施工至合适位置时,分别施工联巷11,待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分别通过联巷11连通矸石运输巷7后,将卧式储矸仓15移动至联巷11的入口端附近,第二耙矸机16可将卧式储矸仓15中的矸石耙装至联巷11中的输送系统,联巷11中的输送系统再将矸石转运至矸石运输巷7中的胶带输送机。 [0068]第一溜矸眼9和第二溜矸眼10均采用反井钻施工,先进行测量放线定位,然后施工小直径钻孔贯通,然后换上大直径钻头,完成反井钻的施工;施工断面直径为1200mm,施工完毕后进行套壁;套壁采用厚度为8mm的钢板加工,内径为1000mm,每节套壁长度为1000mm,每节套壁上端和下端分别设计加工有连接孔,采用专用固定销连接;套壁居中布置,套壁与溜矸眼孔壁间浇灌C20混凝土。 [0069]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方法,采用所述煤岩分时分运柔性排矸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瓦斯综合巷5掘进产生的矸石通过第一溜矸眼9进入矸石运输巷7,采区轨道巷2和采区西回风巷4掘进产生的矸石通过联巷11进入矸石运输巷7;主运输巷6煤流运输期间,立式储矸仓8和第二溜矸眼10的放矸闸门处于关闭状态,经矸石运输巷7运输的矸石暂时储存在立式储矸仓8中,采区东回风巷1掘进产生的矸石暂时储存在第二溜矸眼10中,采区胶带机巷3掘进产生的矸石暂时储存在卧式储矸仓15中;主运输巷6煤流运输结束后,开启立式储矸仓8和第二溜矸眼10的放矸闸门,并且通过采区胶带机巷3中的第二耙矸机16将采区胶带机巷3中的卧式储矸仓15储存的矸石运至与主运输巷6搭接的胶带机上,进而运至主运输巷6的胶带输送机上,通过主运输巷6进行矸石流运输,实现煤流和矸石流的分装分运。 [007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现在,一起体验智慧芽的产品和服务
自动注册,无需人工审核,即可立即开始查询专利
立即注册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