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0128U 有效 顶升装置以及自动引导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升装置以及包括该顶升装置的自动引导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仓储物流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不断普及,对自动导引运输车的使用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传统的自动导引运输车的顶升装置顶升效果不佳,从而降低了仓储物流工作效率、提高了制造和人力成本。 [0003]现有的自动引导车中,升降操作多采用连杆顶升构件来实现,具体而言,通过连杆及电机曲柄的方式进行构件的升降。然而,由曲柄推动连杆构件的外侧的点位来带动整个连杆构件的起升,整个连杆构件的受力很不均衡,连杆构件有断裂失效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顶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导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连杆构件;顶升构件,顶升构件具有顶升部和导向部,导向部与导轨可滑动地配合,驱动装置传动连接顶升部,当驱动装置驱动顶升部时,导轨引导导向部移动,以使所述顶升部均匀地顶升所述连杆构件。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构件沿连杆构件的中线顶升连杆构件,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套的平台连杆和连接平台连杆的横梁,顶升构件的顶升部顶升连杆构件的横梁的中部,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构件的导向部包括限位滑轮,导轨包括导向座,限位滑轮安装在导向座内,当驱动装置驱动顶升部均匀地在第一方向驱动连杆构件时,导向座限制限位滑轮在第二方向移动以限制顶升部沿着第二方向移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连接元件以及顶升滑轮,连接元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动力源,另一端安装顶升滑轮,当动力源驱动连接元件旋转时,连接元件带动顶升滑轮移动,顶升构件的顶升部包括容纳腔,顶升滑轮设置在容纳腔内,动力源通过驱动顶升滑轮移动以驱动顶升构件顶升连杆构件。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两套一对上连杆、一对下连杆、第一平台连杆和第二平台连杆,一对下连杆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和底座形成大致的平行四边形,一对上连杆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和第二平台连杆形成大致的平行四边形。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顶升构件的导向部包括限位滑轮,导轨包括导向座,限位滑轮安装在导向座内,当驱动装置驱动顶升部均匀地在第一方向驱动连杆构件时,导向座限制限位滑轮在第二方向移动以限制顶升部沿着第二方向移动,顶升构件的顶升部包括容纳腔;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连接元件以及顶升滑轮,连接元件的一端传动连接动力源,另一端安装顶升滑轮,当动力源驱动连接元件旋转时,连接元件带动顶升滑轮移动,顶升滑轮设置在顶升构件的容纳腔内,动力源通过驱动顶升滑轮移动以驱动顶升构件顶升连杆构件;连杆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两套一对上连杆、一对下连杆、第一平台连杆、第二平台连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一对下连杆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和底座连接,一对上连杆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和第二平台连杆连接,第一横梁连接两套第一平台连杆,第二横梁连接两套第二平台连杆,顶升构件的顶升部顶升连杆构件的第二横梁的中部,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从而提高顶升装置的强度和稳定性。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引导车,该自动引导车包括车体和前述实施例中的顶升装置,顶升装置通过底座固定于车体。顶升装置的驱动装置和连杆构件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顶升装置的顶升构件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导车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中部”、“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配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顶升装置5包括:底座1、驱动装置2、连杆构件3、顶升构件4。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11,该导轨11用于平衡顶升时带来的扭矩。可选地,底座1上设有四个连杆底座,这些底座用于固定连杆构件3。驱动装置2设置在底座1上为整个顶升装置中的驱动源。顶升构件4具有顶升部41和导向部42,导向部42与导轨11可滑动地配合,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顶升部41,当驱动装置2驱动顶升部41时,导轨11引导导向部42移动,以使驱动顶升部41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3。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构件4可以沿连杆构件3的中线A-A’顶升连杆构件3,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3。中线A-A’为穿过连杆构件3重心的Y向轴线。“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3”可以被理解为延中线A-A’顶升连杆构件3,也可以被理解为以中线A-A’为对称轴线,对称地顶升连杆构件3等不产生X方向扭矩的顶升方式。例如,顶升构件4可以以中线A-A’为对称轴线对称地顶升连杆构件3的X方向两侧,其中两侧的顶升力相等。顶升构件4也可以在X方向两侧以顶升力F1和F2顶升连杆构件3,其中顶升力的作用点离中线A-A’的距离为L1和L2,L1*F1=L2*F2,从而顶升构件4顶升连杆构件3时,不产生X方向的扭矩。可选地,“均匀地顶升”还可被理解为中线A-A’沿X方向的两侧的顶升力可以是多个,这些顶升力产生的扭矩之和在X方向为0。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构件3包括并排布置的至少两套的平台连杆和连接平台连杆的横梁,顶升构件4的顶升部41顶升连杆构件3的横梁的中部,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3。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构件4的导向部42包括限位滑轮421,导轨11包括导向座111,限位滑轮421安装在导向座111内。顶升构件4包括突起,限位滑轮421套接在突起上。(见图4)当驱动装置2驱动顶升部41均匀地在第一方向驱动连杆构件3时,导向座111限制限位滑轮421在第二方向移动以限制顶升部41沿着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为图中Z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X方向。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包括动力源21、连接元件22以及顶升滑轮23,连接元件22的一端传动连接动力源21,另一端安装顶升滑轮23。可选地,顶升滑轮23通过销轴24安装在连接元件22上。当动力源21驱动连接元件22旋转时,连接元件22带动顶升滑轮23移动,顶升构件4的顶升部41包括容纳腔411(见图4),顶升滑轮23设置在容纳腔411内,动力源21通过驱动顶升滑轮23移动以驱动顶升构件4顶升连杆构件3。由于顶升滑轮23会在容纳腔411内水平移动,并不是一直在容纳腔411的中部,会对顶升部41有一个扭矩,而限位滑轮421与导向座111的配合用于平衡该扭矩。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元件22可以是曲柄,动力源21可以是电机。电机带动曲柄旋转,进而带动连杆构件3起升。具体地,曲柄一端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安装顶升滑轮23,曲柄转动时,带动顶升滑轮23在容纳腔411内沿第二方向运动,给到容纳腔411一个沿第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力,该力直接作用在顶升构件4,并且利用限位滑轮421来平衡顶升时顶升构件4带来的不平衡扭矩。 [0028]换言之,在顶升过程中,电机输出轴输出扭矩,使得曲柄绕电机输出轴转动,随着曲柄转动,曲柄另一端的顶升滑轮23也围绕电机输出轴转动,顶升滑轮对容纳腔411沿第一方向有竖直向上的顶升作用力,使得顶升部41在第一方向运动,顶升部41直接作用到连杆构件3,从而实现顶升功能。在起升过程中,随着顶升滑轮23的滚动,顶升滑轮23对顶升部41的作用点由中间位置移动到两边从而产生不平衡扭矩。限位导轨11的导向座111与限位滑轮421产生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以平衡该扭矩。 [0029]本实用新型将顶升构件4的顶升部41与导轨11相互独立开来,电机输出基本上是直接作用顶升构件4的中部,起到顶升作用,连杆构件3仅作平衡作用,从而提高顶升装置5的强度和稳定性。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构件包括并排布置的两套一对上连杆31、一对下连杆32、第一平台连杆35和第二平台连杆34,一对下连杆32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33和底座1形成大致的平行四边形,一对上连杆31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33和第二平台连杆34形成大致的平行四边形。“大致平行四边形“可以被理解为相对的两边可以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平行。每个连杆的每一部分,可以不都与该连杆相对的连杆的对应部分平行,相邻两个连杆的夹角可以不与这两个连杆相对的连杆形成的夹角相等。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顶升构件4的导向部42包括限位滑轮421,导轨11包括导向座111,限位滑轮421安装在导向座111内,当驱动装置2驱动顶升部41均匀地在第一方向驱动连杆构件3时,导向座111限制限位滑轮421在第二方向移动以限制顶升部41沿着第二方向移动,顶升构件4的顶升部41包括容纳腔411(见图4);驱动装置2包括动力源21、连接元件22以及顶升滑轮23,连接元件22的一端传动连接动力源21,另一端安装顶升滑轮23,当动力源驱动连接元件22旋转时,连接元件22带动顶升滑轮23移动,顶升滑轮23设置在顶升构件4的容纳腔411内,动力源21通过驱动顶升滑轮23移动给容纳腔411一个沿第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力以驱动顶升构件顶升连杆构件;连杆构件3包括并排布置的两套一对上连杆31、一对下连杆32、第一平台连杆33、第二平台连杆34、第一横梁35和第二横梁36,一对下连杆32分别与第一平台连杆33和底座连接,一对上连杆分31别与第一平台连杆33和第二平台连杆34连接,第一横梁35连接两套第一平台连杆33,第二横梁36连接两套第二平台34连杆,顶升构件4的顶升部42顶升连杆构件3的第二横梁36的中部,以均匀地顶升连杆构件3,从而提高顶升装置5的强度和稳定性。 [003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引导车6,该自动引导车6包括车体61和前述实施例中的顶升装置5,顶升装置5通过底座1固定于车体61。顶升装置的驱动装置2和连杆构件3沿车体61的长度方向布置。通过将顶升装置5中的驱动装置2和连杆构件3沿车体61长度方向布置,可降低车体的宽度尺寸,以节省布置空间,有效减小车身宽度,其中,当顶升装置5安装在车体61上时,车体61的长度方向为Y方向,车体61的宽度方向为X方向。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现在,一起体验智慧芽的产品和服务
自动注册,无需人工审核,即可立即开始查询专利
立即注册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