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大约50%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源于五个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体重异常(过轻或肥胖)、糖尿病以及吸烟。这意味着,通过有效管理这些因素,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与否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的终生风险,同时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难以全面考虑个体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因此,不同风险因素对寿命差异的具体影响也亟待研究。
2025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25)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与50岁时存在这五个典型危险因素的人群相比,不具备这些因素的人群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10年以上,这一趋势在男女中都一样明显。此外,中年时期对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可显著延长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而戒烟则对总体寿命的延长效果最大。该研究结果已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这项研究由全球心血管疾病风险联盟(GCVRC)进行,汇集了来自六大洲39个国家的133个研究队列中超过207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参与者的中位收缩压为128.7 mmH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中位水平为155.6 mg/dL,其中7.7%的参与者患有糖尿病,22.3%为吸烟者。研究团队根据参与者50岁时的危险因素情况,评估了其在90岁时的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以及这些因素对寿命的影响。
根据定义,高血压为收缩压≥130 mmHg;高脂血症为非HDL-C≥130 mg/dL;体重异常为BMI<20为过轻,BMI≥25为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通过病史或检测确诊;吸烟分为每日或偶尔吸烟者。心血管疾病指首次发生的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手术、卒中,或因心血管疾病或不明原因的死亡。研究排除了基线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缺乏随访信息的参与者后,约122.8万例参与者的数据用于心血管事件分析,204.3万例用于死亡分析。
结果表明,50岁时五个典型危险因素均存在的女性和男性,其在90岁前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终生风险分别为24%和38%,死亡风险分别为88%和94%。而无这些因素的女性和男性,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为13%和21%,死亡风险分别为53%和68%。在不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中,女性和男性的总体寿命预计分别延长14.5年和11.8年;无心血管疾病的寿命则分别延长13.3年和10.6年。
分析显示,不同的单一风险因素对寿命的影响各异:没有糖尿病的女性和男性无心血管疾病寿命分别延长4.7年和4.2年;不吸烟的分别延长5.5年和4.8年;没有高血压的女性和男性分别延长1.3年和1.8年;体重正常的女性和男性分别延长0.6年和0.1年。从总体寿命来看,没有糖尿病的女性和男性分别延长6.4年和5.8年;不吸烟的分别延长5.6年和5.1年。在调整区域标准差评分后,那些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或体重正常的参与者,其终生寿命更长。
这项研究揭示了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区域异质性,同时研究还考察了不同年龄出现风险因素的影响,发现50-55岁时具备五种风险因素的个体,若在55-60岁间控制高血压,对延长无心血管疾病寿命的作用最大,而戒烟对总体寿命的延长最具显著性。更多风险因素的控制,寿命延长也越显著。
总结而言,50岁时若不具备五种典型风险因素,无论男女,预计寿命均延长10年以上;中年有效管理高血压和戒烟,则能更大幅度延长无心血管疾病和总体寿命。最终研究成果已在NEJM上发表,详细报道请参阅NEJM官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