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科伦药业近日发布公告,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联合开发的一类新药SKB107注射液顺利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该药物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导致的骨转移。根据数据,2023年中国三大终端和六大市场(具体统计范围详见文末)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包括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销售总额已突破2200亿元。
SKB107注射液是一款创新型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该产品采用小分子作为靶向配体,结合高效的连接技术、螯合剂以及治疗用放射性同位素共同构成。自2025年1月科伦博泰以新药1类身份提交了SKB107的临床申请后,该药物于近日获得了临床试验的默示许可,预计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骨转移的患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品获得批准并进入市场,加之临床需求的拉动,中国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市场近年来持续扩大,2023年的销售额突破2200亿元。2024年上半年,这一市场以约8%的增速继续增长。
自2025年以来,科伦博泰已有三款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领域包括一类新药SKB107注射液(RDC)、注射用SKB445(ADC)以及2.2类新药A140注射液。其中,SKB445注射液已经启动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
在抗肿瘤和免疫调剂药物领域,科伦博泰已有多款一类新药和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塔戈利单抗注射液(PD-L1)、注射用芦康沙妥珠单抗(TROP2 ADC)等。此外,注射用博度曲妥珠单抗(HER2 ADC)也已提交新药申请(NDA)并正在审评中。
根据数据和科伦博泰公司的财报信息,截至2024年3月24日的财务年份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5.5%;年度亏损缩窄至2.67亿元,同比减少53.5%。在调整后的年度亏损为1.18亿元,同比下降73.7%;研发投入达到12.06亿元,同比增加17%。
科伦博泰的财务表现和收入结构持续改善,显示出“自主开发和全球授权”模式正逐步进入回报期。尽管尚未实现盈利,但这些积极的数据表明,科伦博泰距离扭亏为盈的目标越来越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