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它能够根据血糖水平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受体GLP-1R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胃肠道等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广泛分布。
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通过多种机制降低血糖和体重,包括抑制胃蠕动、延缓胃排空,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的饱腹感,抑制食欲,抑制肝脏的糖原分解,以及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等。
GLP-1类药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长效化,这类药物因患者依从性高而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例如,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在2022年的全球销售额分别达到了74.4亿美元和93.42亿美元(不包括口服剂型)。长效化GLP-1RA的常见改造方法包括化学结构修饰、改变给药途径和给药装置等。
GLP-1类药物的发展趋势之二是口服剂型。目前大多数GLP-1RA为注射剂型,诺和诺德的口服司美格鲁肽Rybelsus是首个也是唯一上市的口服GLP-1RA,但其服用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尚无非肽类口服小分子GLP-1RA获批上市,进展最快的是礼来和中外制药合作研发的Orforglipron,目前处于临床III期。
GLP-1类药物的发展趋势之三是多靶点药物。例如,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GIP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受体(FG21R)等靶点与GLP-1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替尔泊肽作为首个双靶点激动剂(GIP/GLP-1)的肥胖治疗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其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
全球GLP-1RA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美元,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根据诺和诺德公司的财报,2018-2022年间SGLT-2i及GLP-1RA市场规模保持了33%和29%的年复合增长率,而DPP-4i和胰岛素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尽管GLP-1类药物的处方量渗透率仅为5.5%,但其市场份额已达39%,超过了胰岛素,成为全球最大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类别。
预计到2031年,全球GLP-1类药物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美元。目前,GLP-1RA药物市场主要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公司占据,且仍在快速增长。2022年,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和替尔泊肽这四款主流GLP-1RA药物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218.82亿美元,其中减肥药适应症的销售额占比为11%。
中国的GLP-1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制药巨头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根据PBD样本医院放大版销售数据,2018年中国GLP-1市场规模约为6.8亿元,到2022年增长至约6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5%。诺和诺德和礼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分别为70.8%和22.5%。预计到2030年,中国GLP-1市场规模将突破330亿元。
全球GLP-1药物的研发以2型糖尿病和肥胖为主,且已进入收获期。其次是NASH,其中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已进入临床III期。针对阿尔兹海默症,司美格鲁肽的皮下注射和口服剂型也已进入临床III期。全球GLP-1研发以1类新药为主,改良新药和类似药分别占比14%和13%。
在中国,GLP-1临床管线的领先企业包括诺和诺德、礼来和阿斯利康等国际制药巨头。国内企业则以跟随创新为主,例如华东医药已布局利拉鲁肽类似药、司美格鲁肽类似药以及GLP-1、GLP-1/GIP、GLP-1/GCGR/FGF21等1类新药。恒瑞医药也布局了GLP-1、GLP-1/GIP、GLP-1/INSR等靶点的1类新药,大多处于临床II期。
中国糖尿病领域的GLP-1市场份额目前较低,但随着GLP-1RA产品的上市,预计渗透率将逐步提升。FDA已批准7款肥胖长期治疗药物,而国内仅有奥利司他仿制药和贝那鲁肽获得NMPA批准上市。目前,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有望在2024年获批上市,而玛仕度肽和Ecnoglutide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国内企业在GLP-1新药(包括lisence-in)的研发竞争格局中,贝那鲁肽已获批上市,但使用频率限制了其推广。临床III期有3款产品,其中玛仕度肽为信达医药从礼来引进。II期临床有6款,多数处于临床I期。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的改良药/类似药在中国竞争激烈,随着专利到期,多家企业布局了类似药或改良药。中美华东的利拉鲁肽类似药已于2023年7月获批上市,而通化东宝和翰宇药业的产品正在上市申请中,另有6家产品处于临床III期。
GLP-1产业链,包括原材料、设备、原料药、CDMO服务商以及药物研发企业和给药装置研发厂商,将受益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大品种的快速增长。由于多肽药物的分子大小和生产壁垒,生产成本较高,目前全球主流产品供不应求,为原料药供应商和CDMO提供了大量机会。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