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11337U 有效 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配重压力系统是微晶盖板玻璃压延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确保玻璃液在两压延机两辊之间成型时,需在物料上施加一个持续而恒定的压力,确保成型后产品的一个稳定的内部应力,以及厚度尺寸及厚度差。 [0003]现有微晶盖板压延机配重系统均采用伺服电机配重或弹簧配重。在生产实践中,压制越薄的产品所需配重压力越大,同时工作压力也越趋近与设计压力,压延上辊上下位置是每分甚至每秒都在变化,而伺服电机配重或弹簧配重给出的压力也是随着压延上辊的位移而改变,那么成型后的产品内部必然有了较大的应力差,容易在成型冷却段自由释放应力造成厚度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以解决现有微晶盖板压延机配重系统工作时造成成型后的产品出现厚度差异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元件、蓄能设备和动力源;执行机构、控制元件、蓄能设备和动力源之间串联连接,执行机构的底部还与压延设备相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的油缸,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间通过油管连接;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底部均与压延设备相连。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元件包括第一压力表、电磁换向阀和减压阀;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连接后通过油管与电磁换向阀的一端相连,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电磁换向阀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减压阀的一端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二压力表;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蓄能设备连接,减压阀与蓄能设备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蓄能设备包括蓄能器、减压溢流阀和单向阀;所述减压阀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蓄能器的一端相连,蓄能器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减压溢流阀的一端相连,减压溢流阀的另一端与单向阀的一端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单向阀的另一端与动力源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减压阀与蓄能器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源包括电机油泵、过滤器和油箱;电机油泵的一端与单向阀的另一端相连,电机油泵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一端相连;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油箱的一端相连。 [0014]进一步的,所述油箱的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的另一端相连,电磁换向阀的一端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压延设备包括上辊和下辊;上辊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相连,上辊安装在上辊支架中,下辊安装在下辊支撑中,上辊支架与下辊支撑之间通过辊间距限位相连,上辊支架安装在下辊支撑的上方。 [0016]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动力源通过蓄能设备为执行机构提供稳定的压力,通过控制元件保证压延设备的压力稳定,保证了微晶盖板玻璃在压延成型连续生产时,玻璃板内部应力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在成型冷却段自由释放应力造成厚度差异。 [00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元件和执行机构,可以快速调整压延配重参数,保证工艺调整的快速稳定,通过电磁换向阀能够控制两个油缸的放松状态,从而带动上辊的压紧与松开,保证压延设备上下辊之间恒定的压力,确保压延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0021]图2为压延生产时压延截面图。 [0022]附图标记:1、执行机构;2、控制元件;3、蓄能设备;4、动力源;5、第一油缸;6、第一压力表;7、电磁换向阀;8、减压阀;9、第二压力表;10、电机油泵;11、第二油缸;12、过滤器;13、油箱;14、蓄能器;15、减压溢流阀;16、单向阀;17、上辊;18、下辊;19、辊间距限位;20、下辊支撑;21、上辊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以下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所有技术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并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5]图1所示,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包括:执行机构1、控制元件2、蓄能设备3、动力源4和压延设备;执行机构1、控制元件2、蓄能设备3和动力源4之间通过油管串联连接,执行机构1还与压延设备相连。 [0026]执行机构1包括两个对称的油缸,包括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间通过油管连接;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的底部均与压延设备相连。 [0027]控制元件2包括第一压力表6、电磁换向阀7、减压阀8和第二压力表9;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连接后通过油管与电磁换向阀7的一端相连,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一压力表6;电磁换向阀7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减压阀8的一端相连;减压阀8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蓄能设备3连接,减压阀8与蓄能设备3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9。 [0028]蓄能设备3包括蓄能器14、减压溢流阀15和单向阀16;减压阀8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蓄能器14的一端相连,减压阀8与蓄能器14连接的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表9;蓄能器14的另一端通过油管与减压溢流阀15的一端相连,减压溢流阀15的另一端与单向阀16的一端相连,单向阀16的另一端与动力源4连接。 [0029]动力源4包括电机油泵10、过滤器12和油箱13;电机油泵10的一端与单向阀16的另一端相连,电机油泵10的另一端与过滤器12的一端相连;过滤器12的另一端与油箱13的一端相连;油箱13的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7的另一端相连,电磁换向阀7的一端与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相连。 [0030]图2所示,压延设备包括:上辊17和下辊18;上辊17与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相连,上辊17安装在上辊支架21中,下辊18安装在下辊支撑20中,上辊支架21与下辊支撑20之间通过辊间距限位19相连,上辊支架21安装在下辊支撑20的上方。 [0031]一种微晶盖板玻璃压延的配重压力系统的原理,包括: [0032]动力源4通过电机油泵10将经过过滤器12的油箱13中的油泵出,为系统提供一个稳定的压力P1;蓄能器14中的油压大于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上腔的压力时,减压溢流阀15进行调整,对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中的油压进行调整,为蓄能器14提供一个稳定的压力P2,由第二压力表9显示;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油压P3由压力表6显示,通过减压阀8调整;通过电磁换向阀7控制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中油量的进入与排出,从而控制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的压紧与放松状态,带动上辊压紧,放开,保证压延设备上下辊之间恒定的压力,确保压延生产的稳定性;其中P1>P2>P3。 [0033]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的上腔油压相等且保持恒定;控制元件2中的减压阀8调整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工作时的使用油压,其油压大小根据产品的规格调整;控制元件2中的第一压力表6和第二压力表9分别显示蓄能器14中的油压数值,及第一油缸5和第二油缸11上腔油压数值。 [0034]若生产板料厚度为1mm的产品理论需要1500kg的配重压力,实际生产中实际使用的配重压力一般用在1510-1550kg,上下辊面间距一般调整到0.95-0.98mm。实际生产中,产品的厚度越薄,其料性越不稳定,容易造成上辊的上下位移。 [0035]不同配重形势下生产对比如下:玻璃液料性波动时,压延设备中的上辊上下跳动: [0036](1)若采用弹簧配重方式,根据跳动量压力呈线性波动,玻璃内部应力不均,在冷却时产生板宽方向薄厚差; [0037](2)若采用伺服配重,根据传感器调整反应滞后,应力曲线滞后0.5-1s,易在冷却时产生板长方向薄厚差; [0038](3)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配重压力系统,液压配重将跳动量反馈至通,配重压力基本恒定,玻璃板内部应力无明显波动,产品薄厚差控制良好。 [0039]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00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现在,一起体验智慧芽的产品和服务
自动注册,无需人工审核,即可立即开始查询专利
立即注册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