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3588U 有效 一种近视防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近视防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近视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朝阳的阳光谱辐照度相对值与中午的相比,在600nm~1300nm的光谱范围内有多个波峰,在这个范围内的红光和红外光是对人体有益的,现在已经有很多仪器利用这个范围内的光线做治疗,比如皮肤科的红光治疗仪,在眼科的应用则是治疗弱视和近视的哺光仪。 [0003]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2020年在《老年医学》期刊上发表了使用能量密度为8mW/cm2的670nm的红色激光在早晨的时候照射眼底3分钟,从而让40岁以上用户的眼睛的锥状颜色对比敏感度(检测颜色的能力)提高了20%的报道,证明红光治疗对眼睛确实是有效果的。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0569200C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弱视治疗仪”,其发射功率为2~3mW,能够输出波长为630~650nm的红色激光照射眼底来治疗弱视。何明光教授在中国专利文献CN110237432A“一种增加眼底血流和代谢率的方法”中进一步验证了使用低强度红光和近红外光来照射眼底是对眼底有益处的;何明光教授还就这个结论发表了论文《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对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作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Effect of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 Therapy for Myopia Control in Children:A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到眼科专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Ophthalmology》上,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入瞳功率0.29mW、波长650nm的红色激光照射眼底可有效控制儿童近视进展。 [0005]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108474888A公开了一种“光学部件”,根据该文献的记载可知,一定波长的紫光或紫外光同样能够防控近视。该实现已经经过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眼科对招募的113名儿童所进行的为期两年的临床验证,临床验证结果证明紫光的近视防控效果与低浓度阿托品相当。 [0006]目前通用的哺光仪一般是双筒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5131448U中公开的“一种哺光仪”;或者是单筒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6603817U中公开的“一种便携式防近视哺光仪”;也有是开放式的,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657479A中公开的“一种智能手机视力保健装置”。 [0007]哺光仪最初是用来治疗弱视的,单筒设计的原因是弱视患者一般都是一只眼睛弱视,单筒便于弱视患者对弱视的眼睛进行单独治疗,所以哺光仪早期使用了单筒设计。双筒的设计是考虑到近视患者大部分都是两只眼睛近视,双筒方便患者两只眼睛同时接受治疗,双筒的哺光仪为了适应不同的瞳距,往往还设计了复杂的瞳距调节装置。无论是单筒的哺光仪还是双筒的哺光仪,使用镜筒都是为了控制患者瞳孔与激光二极管的距离,从而间接控制到达患者眼底的激光强度,比如满足到达瞳孔的激光总功率不超过1mW的二类激光标准(或入瞳功率不超过0.29mW的一类激光标准),使得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不会伤害眼底;现在的镜筒的长度一般有127mm和230mm两种。开放式的哺光仪面临的难题是怎么控制适当的距离,使得既起到治疗效果,又不会带来伤害,市场上目前并未见投入实用。 [0008]发明人认识到,现有的带镜筒的哺光仪一般使用的都是功率为5mW左右的边缘发射(edge emitter)激光二极管,通过配光透镜或附加其他光束整形器件后调整为10mm左右直径的圆光斑,使用时需要根据用户实际情况来调节瞳距,才能使圆光斑能够照射到人眼,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使用时舒适性较差;另外,由于现有的哺光仪往往需要设置镜筒,因此体积也会较大,使用时较为麻烦。同时,现有的哺光仪都缺乏对用户与激光二极管实际距离的检测;并且现有的哺光仪往往都无法检测和控制到达人眼的激光强度,虽然现在的哺光仪中的激光二极管(LD)也有PD光敏来检测LD发出的激光强度,但是检测到的强度仅仅是初始的发射强度,不能反应实际到达到人眼的激光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9]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近视防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哺光仪需要设置镜筒和调节瞳距,使用起来较为不便、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第一方面,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包括防控装置本体,所述防控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恒流调节模块,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发光组件,所述恒流调节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恒流调节模块的电流输出端与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接; [0012]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或深度视觉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眼睛与所述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深度视觉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和深度视觉模块均与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同一面上; [0013]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紫色激光和紫外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显示模组和/或音频处理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音频处理模组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深度视觉模块,所述近视防控装置还包括额托支架,所述额托支架的前方设置有滑台模组,所述防控装置本体设置在所述滑台模组上,所述防控装置本体设置所述发光组件的一面面向所述额托支架;所述滑台模组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滑台模组用于带动所述防控装置本体上下、前后移动,或者带动所述防控装置本体上下、前后、左右移动; [0016]所述深度视觉模块为单目摄像头时,所述额托支架的额托或下巴托上设置有刻度,用于辅助计算所述防控装置本体与人眼的距离和图像中的人眼瞳孔大小。 [001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滑台模组包括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通过第一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滑轨沿所述第一滑轨前后移动;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相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8]所述第二滑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防控装置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防控装置本体设置所述发光组件的一面面向所述额托支架,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所述防控装置本体沿所述第二滑轨上下移动;所述第二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相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磁铁;或者所述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壳体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底座。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光强度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光强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四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和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002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近视防控装置还包括光强检测装置本体,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本体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光强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和第二通信模块; [0023]所述第二光强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光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发光组件发射到人眼的激光的光强度;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双向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 [0024]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光强检测装置本体固定于头部。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发光源,所述发光源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源用于提供照明。 [0026]第二方面,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包括手机本体,所述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发光组件;所述手机本体内设置有主控芯片,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发光组件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27]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紫色激光和紫外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所述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 [0028]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9]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哺光仪的新的硬件架构,通过设置在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壳体上的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发光组件,和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恒流调节模块,发光组件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和紫色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本申请提出的近视防控装置可以发出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的激光,同时由于增加了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不需要依赖传统的镜筒便可以实现辅助控制用户眼睛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从而间接将到眼的激光功率控制在安全的治疗范围内,使激光以合适的光照照射到用户双眼,所以本申请不需要设置传统哺光仪的单筒或双筒,无需调节瞳距便能直接使用,使用非常方便,舒适性较高;另外,由于该防控装置抛弃了传统的单筒/双筒,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装置的体积,使得该装置的某些实现便于携带,同时去掉了眼罩后相比现有的哺光仪更加卫生。 [0030]2、本申请提供的防控装置与现有的哺光仪相比,增加了距离检测功能,能够检测用户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并通过显示模组和/或音频处理模组来进行提醒,来提醒用户控制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从而使防控装置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该防控装置还增加了可选的光强检测装置,用户在佩戴后能够测量实际到达人眼的激光强度。 [0031]3、本申请提供的防控装置支持磁吸式和站立式等多种形式,也支持与滑台模组相结合的形式,因此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使用,与传统哺光仪相比使用场景更为丰富,适用性更强,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防控装置本体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4]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与滑台模组结合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与滑台模组结合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与滑台模组结合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与滑台模组结合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二种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38]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磁吸式防控装置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0039]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夹持式防控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站立式防控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光强检测装置本体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42]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3]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4]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防控装置本体;101、第一壳体;102、主控模块;103、恒流调节模块;104、发光组件;105、距离检测传感器;106、深度视觉模块;107、显示模组;108、音频处理模组;109、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10、温度传感器;111、第一通信模块; [0047]2、额托支架;201、额托;202、下巴托; [0048]3、滑台模组;301、第一滑轨;302、第二滑轨;303、第一滑块;304、第一电机;305、第二滑块;306、第二电机;307、第三滑轨;308、第三滑块; [0049]4、磁铁; [0050]5、连接杆; [0051]6、底座; [0052]7、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01、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2、处理器;703、第二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54]实施例一 [005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防控装置本体1,防控装置本体1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一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板(由于在第一壳体101内部,从外不能看出,图1中未标出),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102和恒流调节模块103,第一壳体101上(可以是正面)设置有发光组件104,恒流调节模块10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恒流调节模块103的电流输出端与发光组件104电性连接。 [0056]第一壳体101上(可以是正面的上部)还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即图1中的示例性所画的1051和1052)或深度视觉模块106,两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深度视觉模块106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和深度视觉模块106均需要与发光组件104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同一面上,用于在使用发光组件104发出的激光治疗治疗眼睛的时候,测量用户眼睛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距离。 [0057]其中,恒流调节模块103用于输出恒定的电流来驱动发光组件104工作。发光组件104在恒流调节模块103的驱动下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紫色激光和紫外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并且发光组件104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具体来说,发光组件104可以发射单一波长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紫色激光或紫外激光,例如可以发射波长为600nm~1300nm的红色激光或红外激光来射入人眼;优选地,发光组件104可以发射650nm~670nm的红色激光来进行近视的防控,类似于朝阳的照射效果,能够增加眼底的多巴胺分泌;进一步优选使用波长650nm的红外激光。当然发光组件104可以发射波长为360~400nm的紫色或紫外激光来射入人眼,优选使用波长380nm的紫色激光。发光组件104也可以同时发射多种波长的激光,比如同时发射红色激光和紫色激光,例如可以同时发射波长650nm的红色激光和波长380nm的紫色激光,也就是发射的是一种组合激光。发光组件104发射的激光需要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因此发光组件104发射的激光可以是一大束发散的激光,有一定的发散角,进而保障在一定距离下能够同时到达用户双眼。 [0058]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发光组件104发射出的激光的发散角可以为15°~150°。优选地,发射出的激光的发散角为120°。 [0059]具体来说,发光组件10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组件104可以优选使用至少一个面发光二极管(例如2835灯珠);由于面发光二极管所发射出的激光本身就是发散的,一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光束整形器件,最多使用扩散片、匀光片或柔光罩,不需要扩束片。当然,发光组件104也可以选用至少一个边缘激光二极管,然后配合光束整形器件来产生发散角为15°~150°的激光,只要保证边缘激光二极管发射出的激光经过光束整形器件后,最终发射的是发散的激光,光斑直径能覆盖双眼即可。 [0060]换句话说,若采用的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激光发散角过小(例如采用的是边缘激光二极管),可以配合光束整形器件来使用,来使发光二极管所发射的激光以足够大的发散角进行发散,从而保证发光组件104产生的激光是一大束发散的光,从而能够同时照射到人双眼的瞳孔。其中,光束整形器件可以采用匀光片、凸透镜和光栅等,用来扩束、扩散或匀光。 [0061]发光二极管的数量不是一定的,只要保证最终发光组件104产生的激光能够同时照射到人双眼的瞳孔即可,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示实际情况来设置。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是一束发散的激光(经整形后发射发散的激光或者直接发射发散的激光),激光发散的角度可以为15°~150°;具体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射出的激光的角度可以根据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由于发光组件104发出的是一大束发散的光线,在一定距离下(比如10cm~30cm)可以使得到达人眼的光斑直径大于200mm,足够同时覆盖两只眼睛,因此该近视防控装置不需要依赖传统的镜筒便能使激光同时照射到双眼;无需调节瞳距,使用非常方便,并且用户的舒适性也较高。 [0062]该防控装置使用的激光(优选650nm和380nm)是阳光光谱的一部分,在合适的强度下对于人体没有害处,使用面发光二极管或者使用边缘激光二极管配合光束整形器件,使发射出的激光以15°~150°角发散,光斑可以覆盖双眼,不需要调节瞳距,方便使用。 [0063]另外,发光组件104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增加了匀光罩后表现为太阳的圆形,也可以表现为美少女战士眉心的红点,或者为月野兔专用星月手杖上的红宝石等等,以增加小孩子或者儿童的使用乐趣。 [0064]进一步地,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上还设置有显示模组107和/或音频处理模组108,显示模组107和音频处理模组108均与主控模块102电性连接。显示模组107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正面的下部,音频处理模组108的设置位置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在第一壳体101的正面的任何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侧面,只要保证用户能够听清楚音频处理模组108所发出的声音即可。 [0065]显示模组107具体可以是普通显示屏或触摸显示屏。当显示模组107为普通显示屏时,显示模组107的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当显示模组107为触摸显示屏时,显示模组107与主控模块102双向通信连接,通过触摸显示屏除了可以显示该近视防控装置所要提示的内容,还可以接收用户预先输入的参数信息等。 [0066]另外,音频处理模组108可以只包含音频输出设备(扬声器)和功放,也可以包含音频输出设备、功放和音频输入设备(麦克风),音频输入设备可以用于接收语音指令。当音频处理模组108包含音频输出设备和功放时,音频处理模组108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当音频处理模组108包含音频输出设备、功放和音频输入设备时,音频处理模组108与主控模块102双向通信连接。 [0067]进一步地,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具体可以为普通的TOF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其中,超声波传感器的型号可以为HC-SRO4。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超声波传感器包括两个超声波探头,即图1中的第一超声波探头1051和第一超声波探头1052,其中一个探头用来发射超声波,另一个探头用来接收超声波。有的超声波传感器只有一个超声波探头,采用这种类型的超声波传感器同样可以达到测距的效果。普通的TOF传感器可以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当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时,一种可选的普通激光测距传感器的型号为VL53L0X。 [0068]另外,深度视觉模块106可以是由三维TOF传感器、结构光模块、双目摄像头或单目摄像头等,以及辅助深度定位的附加组件构成。具体来说,通过双目摄像头可以识别人脸,以及可以识别瞳孔的位置和大小,进一步可以精确定位人眼与该模块的距离;单目摄像头虽然不能直接定位人眼与该模块的距离和得到人眼的瞳孔大小,但是同样可以识别人脸,然后利用与额托架的刻度做比较间接计算得到人眼与该模块的距离以及瞳孔的大小;三维的TOF传感器(例如ADSD3100)同样可以用来检测深度和识别瞳孔大小;结构光模块的例子有微软的Kinect三维相机。其他深度视觉方案也可以考虑,比如光场成相法,此处不一一枚举。 [0069]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增加了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深度视觉模块106,可以测量得到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实际距离,从而可以用于实现辅助控制用户眼睛与防控装置的距离,使发出的激光以合适的光照强度照射到用户双眼。 [0070]进一步地,当第一壳体101的正面设置的是深度视觉模块106时,图3以双目摄像头进行说明,此时深度视觉模块106包括第一摄像头1061和第二摄像头1062,该近视防控装置还包括额托支架2,额托支架2的前方设置有滑台模组3,在实际应用时额托支架2和滑台模组3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桌面或底板上。防控装置本体1固定设置在该滑台模组3上,同时防控装置本体1设置有发光组件104的一面面向额托支架2;滑台模组3与主控模块102电性连接,滑台模组3用于带动防控装置本体1上下、前后移动,或者带动防控装置本体1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可选地,滑台模组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或者滑台模组3与主控模块102双向通信连接。 [007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滑台模组3包括第一滑轨301和第二滑轨302,第二滑轨302通过第一滑块303固定在第一滑轨301上,第一滑块303通过第一电机304驱动第二滑轨302沿第一滑轨301前后移动;第一电机30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相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72]图4所示,第二滑轨30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05,防控装置本体1固定在第二滑块305上,固定时,防控装置本体1设置发光组件104的一面面向额托支架2,第二滑块305通过第二电机306驱动防控装置本体1沿第二滑轨302上下移动;第二电机30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相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73]滑台模组3是现有的一种机械装置,对本领域人员来说第一电机304和第二电机306的设置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图34中并未画出电机。 [0074]由于单目摄像头不能直接定位人眼与该模块的距离,当设置的深度视觉模块106具体是单目摄像头时,可以利用第一滑块303在第一滑轨301的当前位置来确定人眼与单目摄像头的距离,第一滑块303在第一滑轨301上移动时,基于滑台模组3与主控模块102之间的双向通信连接,第一滑块303在第一滑轨301上的位置主控模块102是可以自动获取的, [0075]这是市场上现有的滑台模组所自带的功能。并且,可以在额托支架2的额托201或下巴托202上设置刻度,这样通过将单目摄像头获取到的图像与刻度进行比对,能够间接识别和计算得到瞳孔的大小,同样也能够通过计算得到与人眼的距离。 [0076]在此基础上,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滑台模组3可以包含两条平行的第一滑轨301,以及两条平行的第二滑轨302,两条第二滑轨302分别通过第一滑块303固定在第一滑轨301上,两个第一滑块303通过第一电机304驱动两个第二滑轨302沿第一滑轨301前后移动;如图6所示,两个第二滑轨302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块305,第三滑轨30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二滑块305上,两个第二滑块305通过第二电机306能够驱动第三滑轨307沿两个第二滑轨302上下移动;第三滑轨307上设置有第三滑块308,防控装置本体1固定在该第三滑块308上,防控装置本体1设置有发光组件104的一面面向额托支架2,第三滑块308通过第三电机能够驱动防控装置本体1沿第三滑轨307左右移动,第三电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相应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77]换句话说,滑台模组3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多样的,滑台模组3可以设计的能够带动防控装置本体1上下、前后移动,还可以设计的能够同时带动防控装置本体1上下、前后/左右移动,甚至是多个方向进行移动。当然,滑台模组3的具体实现形态并不仅限于本申请示例中的两种形态。 [0078]进一步地,一般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的背面是平面的,因此可以将防控装置本体1固定到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使用,例如通过双面胶固定到桌面或者墙面使用。 [0079]作为一种优选的应用方案,为了方便使用,当第一壳体101的正面设置的是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时,如图7所示,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的背面可以设置有磁铁4,由此可以将防控装置本体1吸附到任何含铁物体上进行使用,例如吸附到冰箱上,或者吸附到已经粘贴在墙面的铁片上。 [0080]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应用方案,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的下端可以与连接杆5的一端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可以设置有底座6。 [0081]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连接杆5可以是可弯曲的管状物,底座6的样式可以是夹持式的: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的下端与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式底座6,通过夹持式底座6可以将该防控装置本体1夹到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固定,同时通过可弯曲的连接杆5可以很方便的调节防控装置本体1的俯仰角度。 [0082]类似地,如图9所示,连接杆5可以是直立的管状物,底座6的样式可以是能够放置在桌面上的、类似于台灯的底座: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壳体101的下端通过安装件与连接杆5转动连接,通过扭动防控装置本体1,能够调节防控装置本体1的角度。 [0083]当然,该防控装置本体1的形态并不限于是本实施例图示所提供的几种。 [0084]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和/或温度传感器110;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三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用于检测发光组件104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温度传感器110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四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 [0085]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的位置并不限于是发光组件104的下方,只要保证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到发光组件104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即可;同样地,温度传感器110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在第一壳体101的正面的任何位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侧面,只要保证温度传感器110能准确地检测到环境温度即可。由于温度对发光组件104的亮度曲线有影响,通过采集环境温度能够更加准确地调整发光组件104所发射的光强度。 [0086]进一步地,防控装置本体1的第一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第一通信模块111,第一通信模块111与主控模块102双向通信连接,第一通信模块111还用于与终端和云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0087]进一步地,近视防控装置还可以包括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与防控装置本体1相搭配使用,如图10所示,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1,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处理器702和第二通信模块703; [0088]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1的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702的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1用于检测发光组件104发射到人眼的激光的光强度;第二通信模块703与处理器702双向通信连接,第二通信模块703用于建立与第一通信模块111之间的通信连接。 [0089]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可以是头戴式的,因此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上设置有固定带,用于在使用防控装置本体1进行治疗的同时,将该光强检测装置本体7固定于头部来使用,来检测实际到达人眼的激光强度。 [0090]具体的佩戴方式可以参考心率带。当然,固定带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从背面固定的一整条松紧带,也可以是从第二壳体的两端设置的两条绑带。 [0091]进一步地,第一通信模块111需要和第二通信模块703以及终端和云服务器同时进行通信,第一通信模块111和第二通信模块703可以均是WIFI模块或移动通信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当第二通信模块703为蓝牙模块时,第一通信模块111可以同时包含蓝牙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或WIFI模块),第一通信模块111能够通过蓝牙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703进行通信,同时还能通过移动通信模块(或WIFI模块)与终端和云服务器进行通信。 [0092]另外,第一光强度传感器109和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1的型号可以均为TSL2561。 [0093]通过第二通信模块703和第一通信模块111之间的通信连接,处理器702能够实时将第二光强度传感器701检测到的、发射到人眼的激光的实际光强度(到达人眼的功率)发送给主控模块102,然后主控模块102再控制显示模组107对该实际光强度进行输出显示,来实时展现人眼的实际进光量。 [0094]作为可选的一种配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111与终端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防控装置本体1的主控模块102还能够将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或深度视觉模块106检测到的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距离、接收到的发射到人眼的激光的实际光强度以及预先录入的人眼的瞳孔直径信息,发送给终端和云端服务器,然后通过终端上的软件来进行展示;通过终端还能显示其他一些由于的信息或语音提示。终端可以但不限于是智能手机、电脑和笔记本等。 [0095]当然,主控模块102也能控制显示模组107对检测到的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距离和预先录入的人眼的瞳孔直径信息进行输出显示,提醒用户调整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距离,以实现控制用户眼睛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另外,主控模块102也能控制音频处理模组108对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检测到的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1的距离、接收到的发射到人眼的激光的实际光强度以及预先录入的人眼的瞳孔直径信息进行语音提示,从而方便老人和小孩使用。 [0096]进一步地,该近视防控装置还可以包括眼底相机,眼底相机可以独立于防控装置本体1设置(例如在滑台模组3上与防控装置本体1并排或上下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眼底相机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五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眼底相机用于眼底大范围的视网膜放大成像,通过眼底相机能够得到用户的眼底状态,为医生进行判断用户的眼底是否健康、是否为光敏感用户、是否适合使用哺光仪的诊断提供依据。 [0097]当第一通信模块111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时候,还可以把用户的高清眼底图像传输到云端,便于医生专家诊疗,开出合适的照射距离/照射时间的处方。为了配合采集眼底图像,需要增加照明装置,比如多颗蓝光、绿光、红光,白光的多色光源,还需要额外的光学透镜配合,以上都是业界的通用方法。 [0098]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01上还可以设置非激光的发光源,发光源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第三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发光源具体可以是LED灯珠,发光源用于提供照明,从而使得防控装置本体1可以作为台灯来使用,使该防控装置本体1的功能更为丰富,增加了该防控装置本体1的实用性。 [0099]进一步地,恒流调节模块103可以使用线性恒流驱动电路,也可以使用开关型恒流驱动电路。线性恒流驱动电路的典型例子是CN5711或MAX1916芯片组成的驱动电路,更进一步还可以参考美信(maximintegrated)的AN3287实现64级对数调光LED驱动器电路,涉及到DS1801、MAX4480、MAX1573等芯片。开关型恒流驱动电路的典型例子是CN5816或MAX1698或PT4115等芯片,可以组成降压/升降压的宽输入恒流驱动电路。当恒流调节模块103同时驱动红色激光二极管和紫色激光二极管的时候,需要支持双路电流的恒流输出,因为两种二极管的驱动电压和电流特性不同,如果同时需要驱动普通照明光源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路或多路的恒流输出,所以恒流调节模块103的多路输出易于推知的。以上的LED驱动电路设计都是业内的公知技术。 [0100]进一步地,该防控装置本体1可采用USB供电或220v供电的方式。也就是说,第一壳体101的内部还可以设置锂电池,锂电池的电压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2的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从而为防控装置本体1的各个部分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采用锂电池使得该防控装置本体1能够在充电后存储一定电量,无需接电源也可使用,使得该近视防控装置易便携。 [0101]进一步地,若用户在使用该近视防控装置时不需要激光照射到脸部眼睛以外的其他部位(例如担心照射380nm的紫光会让皮肤变黑),用户可考虑带上只露出眼睛的面罩或面具,防止发光组件104发射出的激光照射脸部其他区域。另外,为了在防控治疗过程中增加小孩子或者儿童的使用乐趣,面具上可以设计有卡通样式,例如设计有艾莎公主、白雪公主或奥特曼等。 [0102]另外,卡通面具上可设置有隐形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与卡通形象相对应,摄像头识别到该二维码后,主控模块102可以向音频处理模组108发送控制信号,使音频处理模组108播放对应卡通形象的音乐;同时通过音频处理模组108也可以进行语音交互,提高儿童的依从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增加小孩子或者儿童的使用乐趣。 [01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哺光仪的新的硬件架构,通过设置在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壳体上的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发光组件,和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和恒流调节模块,发光组件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和紫色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本申请提出的近视防控装置可以发出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的激光,同时由于增加了距离检测传感器/深度视觉模块,不需要依赖传统的镜筒便可以实现辅助控制用户眼睛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从而间接将入瞳的激光功率控制在安全的治疗范围内,使激光以合适的光照照射到用户双眼,所以本申请不需要设置传统哺光仪的单筒或双筒,无需调节瞳距便能直接使用,使用非常方便,舒适性较高;另外,由于该防控装置抛弃了传统的单筒/双筒,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装置的体积,使得该装置的某些实现便于携带,同时相比现有的哺光仪更加卫生。 [0104]该防控装置与现有的哺光仪相比,增加了距离检测功能,能够检测用户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并通过显示器和/扬声器来进行提醒,来提醒用户控制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从而使防控装置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该防控装置本体上还增加光强度传感器,能进行光强的反馈,避免了LED衰减后治疗功能减弱的问题。另外,该防控装置还增加了可选的光强检测装置,用户在佩戴后能够测量实际到达人眼的激光强度。 [0105]该防控装置支持磁吸式和站立式等多种形式,也支持与滑台模组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地方进行使用,并且夹持式还可以调节仰俯角度,与传统哺光仪相比使用场景更为丰富,适用性更强,使用更为方便。 [0106]现在的哺光仪,由于光斑太小,在照射的时候,头部是不能移动的,只能照射眼底的特定位置,导致后像问题比较严重;由于本申请设置了滑台模组,滑台模组可以带动防控装置本体进行多方位的移动,并且由于本申请使用的是大角度的泛光,可以通过移动滑台模组,或者移动头部,让防控装置本体发射出的光线均匀地照射眼底,从而能够减少后像的出现几率和时间。例如在使用过程中,滑台模组可以带动防控装置本体上下左右地移动、做圆圈运动,或者用户的头部可以八字晃动等。该防控装置在配合眼底相机使用时,也可以通过滑台模组带动眼底相机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到合适位置,进而通过眼底相机获得用户的眼底状态。 [0107]2022年6月发布的《红光类美容仪器在皮肤健康管理中的规范应用》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用于皮肤美容的红光波长为600nm~760nm、到达治疗部位的光功率密度为3~40mW/cm2、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也就是说,一定波长和光功率密度的红光对皮肤也是有益的,因此在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治疗仪使用红光来治疗近视时,哪怕红光会照射到人脸的其他皮肤,也不会对人脸皮肤带来伤害,反而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0108]另外,作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的,根据专家共识(《重复低强度红光照射辅助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共识(2022)》),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后不应该使用哺光仪,原因这时候是瞳孔散大程度是未知的,在使用普通哺光仪是需要注意这一点,而本申请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上设置深度视觉模块后能够检测瞳孔大小,进而根据瞳孔大小控制合适的距离和激光发射强度后,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109]实施例二 [0110]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近视防控装置,包括手机本体,手机本体上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105(普通的TOF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或深度视觉模块106(例如双目视觉模块),还设置有发光组件104;手机本体内自带有主控芯片,距离检测传感器105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一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深度视觉模块106的数据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第二数据输入端电性连接,发光组件10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主控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发光组件104发射红色激光、红外激光、紫色激光和紫外激光中的至少一种激光;发光组件104发射的激光能够同时覆盖用户双眼。 [0111]距离检测传感器105和深度视觉模块106能够检测人眼与手机本体的距离。 [011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是在现有手机的基础上加上发光组件104来作为哺光仪使用,由于手机自带有触摸显示屏、扬声器和通信模块等硬件,无需额外再设置其他硬件。关于本近视防控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一实施例中对所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0113]实施例三 [011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15]步骤S111,当用户将下巴放到额托支架的下巴托上并将额头抵住额托时,主控模块实时获取深度视觉模块采集到的图像数据; [0116]步骤S112,主控模块向滑台模组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滑台模组带动防控装置本体上下移动,并根据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控制防控装置本体在目标位置停下;防控装置本体在目标位置时,发光组件所发射的激光能够照射到用户瞳孔; [0117]当滑台模组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时,该步骤为:主控模块向第二电机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第二电机驱动防控装置本体沿第二滑轨上下移动,并根据获取到的图像数据控制防控装置本体在目标位置停下;防控装置本体在目标位置时,发光组件所发射的激光能够照射到用户瞳孔; [0118]步骤S113,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计算得到用户的瞳孔大小,以及实时计算得到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 [0119]步骤S114,主控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发光强度、计算出的用户的瞳孔大小以及预先设定的目标入瞳功率,计算得到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目标距离; [0120]预先设定的入瞳功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一般情况下应当控制在0.29mW以内,特殊情况下也不应该超过1.0mW; [0121]步骤S115,主控模块向滑台模组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滑台模组带动防控装置本体前后移动,使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为计算得到的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目标距离; [0122]当滑台模组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时,该步骤为:主控模块向第一电机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第一电机驱动第二滑轨并带动防控装置本体沿第一滑轨前后移动,使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为计算得到的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目标距离; [0123]步骤S116,主控模块基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发光强度,在预设照射时间内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输出预设的标准驱动电流,从而控制发光组件发射出目标发光强度的激光;当标准驱动电流下发出的光线不能达到预期的光强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光强度传感器来检测),主控模块还可以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调整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调整输出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发光组件调整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 [0124]其中,预设照射时间范围为150s-210s,优选地,预设照射时间可以设置为180s; [0125]步骤S117,主控模块实时判断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当判定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主控模块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暂停输出电流,从而控制发光组件暂停发射激光。 [0126]也就是说,对于某些用户无意中的距离过近导致入瞳功率过大的情况,主控模块可以降低电流来降低光强,也可以主动关闭发光组件来防止入眼功率超过而定的强度,从而保护人眼免于伤害。比如可以设定为距离小于5cm则主动关闭发光组件。 [0127]举例来说,假设瞳孔为正圆形,参考何明光教授论文中使用的经验参数,设预先设定发光组件发出的红光波长为650nm、入眼照度约为1600lux,测量到的人眼的瞳孔直径为4mm,预设的到达人眼的实际光功率(入瞳功率)为0.29mW(一类光)。也就是说:预设的到达人眼的光辐照强度应该为0.29mW/(π*0.2cm*0.2cm)=2.31mw/cm2[0128]以某个发光二极管为例,该二极管的手册中标识光通量已知为711.6mW,发光角度为120度球面角。根据球冠表面积公式得出120度球面角对应的球冠表面积为π*r2,如果想得到2.31mw/cm2的辐照度,那么半径也就是说人眼应当距离发光二极管9.9cm,而用照度计在这个距离上测量到的光照度也是1600lux左右。参照这个过程可以得到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需要满足的距离。 [0129]当近视防控装置的防控装置本体的第一壳体的正面设置的是单目摄像头时,可以根据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上的位置来衡量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进而来调整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位置。 [0130]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0131]主控模块将获取到的图像数据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并调取用户偏好的目标入瞳功率,以及将用户偏好的目标入瞳功率发送给主控模块;云端服务器上预先存储有多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及每个用户所偏好的目标入瞳功率; [0132]主控模块接收云端服务器发来的用户偏好的目标入瞳功率,并将用户偏好的目标入瞳功率作为预先设定的目标入瞳功率。 [0133]其中,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方式具体可以是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也就是说云端服务器通过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来区分不同的客户,在识别到用户后,云端服务器立刻调出该用户的入眼功率偏好信息,并返回给防控装置,方便用户治疗使用。这样的话,即使用户在不同的视力保健店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治疗仪,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用户信息用于治疗。 [0134]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0135]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带有面具; [0136]当主控模块判定用户带有面具,并且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中包含有面具的二维码信息时,主控模块识别面具的二维码信息,二维码信息中包含有面具上设计的卡通人物信息; [0137]主控模块根据二维码信息,识别出面具上设计的卡通人物形象,并向扬声器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扬声器播放该卡通人物形象相应的音乐,从而提高儿童对该近视防控装置的使用乐趣和依从性。 [0138]在此基础上,同时还可以利用麦克风进行语音交互,例如,在步骤S906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0139]主控模块向扬声器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扬声器利用该卡通人物形象的声音播放语音提示,该语音提示用于确认用户是否做好接受治疗的准备;例如利用艾莎公主的声音播放“现在是魔法时间,你准备好了吗”; [0140]主控模块通过麦克风获取用户的语音指令,并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判断用户是否做好准备; [0141]当主控模块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判定用户做好接受治疗准备时,执行步骤S116;例如当用户回答“准备好了”,可判定用户已经做好准备,然后才开始发射激光。 [0142]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扬声器附加语音引导,告诉用户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看到什么,以及有什么注意事项。 [0143]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基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光强和计算的到的人眼瞳孔大小来自动确定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需要满足的距离,并能自动控制滑台模组来使防控装置本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照射入人眼的激光辐照度为目标人眼辐照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摆脱了传统哺光仪的镜筒限制,同时提高了近视防控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0144]另外,还能在用户与防控装置本体距离太近时,主动关闭发光组件来防止入眼功率超过而定的强度,从而保护人眼免于伤害,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0145]实施例四 [01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另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图7-9中任一近视防控装置,近视防控装置上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47]步骤S121,主控模块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发光强度、预先录入的人眼的瞳孔直径以及预先设定的目标入瞳功率,计算得到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装置本体的目标距离;例如瞳孔直径可以为4mm; [0148]步骤S122,主控模块向显示模组和/或音频处理模组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显示模组输出目标距离,和/或使音频处理模组输出用于提示目标距离的语音提示; [0149]步骤S123,主控模块实时获取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并将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与计算得到的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目标距离进行比较; [0150]步骤S124,当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与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主控模块向显示模组和/或音频处理模组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显示模组和/或音频处理模组输出相应提示,提示用户调整与防控装置本体之间的距离; [0151]步骤S125,当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与计算得到的目标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主控模块基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发光强度,在预设照射时间内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输出预设的标准驱动电流,从而控制发光组件发射出目标发光强度的激光; [0152]步骤S126,主控模块实时判断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当判定用户的瞳孔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主控模块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暂停输出电流,从而控制发光组件暂停发射激光。 [0153]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可以取1cm。举例来说,当计算出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需要满足的距离为10cm,而距离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为9cm时,主控模块可以将检测到的距离发送给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同时控制扬声器输出提醒用户距离太近的语音提示,来提醒用户距离稍微远一点,从而使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的实际距离与计算得到的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需要满足的距离一致,以达到预设的到达人眼的实际光强度的要求。 [0154]同样地,对于某些用户无意中的距离过近导致入瞳功率过大的情况,主控模块可以降低电流来降低光强,也可以主动关闭发光组件来防止入眼功率超过而定的强度,从而保护人眼免于伤害。比如可以设定为距离小于5cm则主动关闭发光组件。 [0155]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基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光强来确定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需要满足的距离,并能提醒用户控制距离,来通过距离间接控制到达人眼的光强,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摆脱了传统哺光仪的镜筒限制。 [0156]另外,还能在用户与防控装置本体距离太近时,主动关闭发光组件来防止入眼功率超过而定的强度,从而保护人眼免于伤害,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 [0157]实施例五 [01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又一种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近视防控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59]步骤S131,距离检测传感器或深度视觉模块实时检测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信息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中预先录入有人眼的瞳孔直径信息,例如瞳孔直径可以为4mm; [0160]步骤S132,主控模块根据人眼的瞳孔直径和检测到的距离,计算得到发光组件的目标发光强度,使发光组件以目标发光强度发射激光后,激光到达人眼的光强度为预设光强度;预设光强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例如可以设定为0.29mW; [0161]步骤S133,主控模块计算发光组件达到目标发光强度所需要的电流大小,并在预设照射时间内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输出所需要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发光组件发射出目标发光强度的激光; [0162]根据发光二极管的灯珠的数据手册中的亮度和电流的关系曲线,可以计算出发光组件达到指定亮度所需要的电流;亮度与发光强度呈正比关系,因此通过亮度和电流的关系曲线,也能得到达到目标发光强度所需要的电流大小; [0163]步骤S134,第一光强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并将检测到的光强度发送主控模块; [0164]步骤S135,主控模块将检测到的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与目标发光强度进行比较; [0165]步骤S136,当主控模块判定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与目标发光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阈值时,主控模块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调整输出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发光组件调整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以此实现利用第一光强度传感器的反馈来调节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实际光强度,进一步保障其与目标发光强度一致或误差在预设范围内。 [0166]考虑到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瞳孔大小有差异,需要的光强也不同,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近视防控装置自动根据瞳孔的大小和当前的距离计算合适的发光强度,使到达瞳孔的激光强度为指定的强度。如果瞳孔的直径为5mm,相比4mm的直径,同样的距离下,初始的发光强度要适当降低,以便到达瞳孔的强度符合0.29mW的要求。当用户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逐渐缩小时,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也会随之降低。 [0167]主控模块在控制恒流模块达到指定的电流来调节发光组件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温度对亮度曲线的影响;也就是接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环境温度,然后综合温度影响来进行亮度曲线的计算以及控制恒流模块的电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发光组件的光强度的调控的准确性。 [0168]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0169]第二光强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并将检测到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发送给处理器; [0170]处理器将检测到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判断检测到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是否与预设光强度一致,或者误差在预设范围内; [0171]当主控模块判断检测到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不一致或者误差是否超出预设范围,主控模块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调整输出的电流大小,从而控制发光组件调整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直至主控模块接收到的激光到人眼的实际光强度与预设光强度一致或误差在预设范围内。 [0172]通过第二光强度传感器来控制发光组件调整发射出的激光的光强度,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入眼光强。 [0173]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 [0174]主控模块判断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 [0175]当判定人眼与防控装置本体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主控模块向恒流调节模块发送相应控制信号,使恒流调节模块暂停输出电流,从而使发光组件暂停发光。也就是说,当在人眼距离发光点太近的时候,防控装置本体能够自动关闭,从而避免对人眼造成损伤。 [0176]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视防控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根据人眼与防控装置的距离以及瞳孔大小,自动调整防控装置本体的激光强度,并且摆脱了镜筒的限制,在做到便携和方便使用的同时,能够使防控装置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有的某品牌哺光仪,只能做到对激光强度的三档可调,由于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方法,使得通过距离检测传感器或深度视觉模块检测距离后能够进行激光强度的自动调整,可实现对激光强度的更多档自适应调整,例如可做到十档以上的自适应调整。 [017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 [0178]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7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现在,一起体验智慧芽的产品和服务
自动注册,无需人工审核,即可立即开始查询专利
立即注册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