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4月3日,百济神州作为中国知名的创新药企,宣布停止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上进行的3期临床试验AdvanTIG-302,这是针对其抗TIGIT抗体欧司珀利单抗(BGB-A1217)的研究项目。这一决定是基于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IDMC)的中期分析结果的提示,预示该研究难以实现总生存期(OS)这一主要终点。尽管在试验中未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但这一庞大项目的失败已投入超过20.9亿元,并且2000余名患者的参与和努力未能挽救其结局。TIGIT靶点曾被视为继PD-1之后的新希望,但随着临床进展不佳,行业对其前景的信心大幅降低。
欧司珀利单抗作为百济神州的重磅项目,承载了打破肺癌治疗现状的重任。AdvanTIG-302试验设计中,期待通过与百济自有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Tevimbra)联合使用,巩固其对市场领先药Keytruda的挑战地位。这种双重靶点的组合策略本应发挥协同效应,但实际效果不如预期。中期分析显示,联合治疗方案并未在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方面表现出色,甚至可能逊色于对照组。这迫使百济神州在巨额投入后选择止损,而诺华公司在2021年曾为此项目支付3亿美元的合作首付款,如今回看更显其风险决策的精准。
这场挫败揭示了肿瘤免疫疗法研发中的典型难题。即便百济神州拥有替雷利珠单抗这一销售额达28亿美元的PD-1核心产品,但难以复制PD-1单药的成功路径。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逼近极限后,业界将目光转向组合疗法。但组合疗法的疗效并不显著,而更高的毒性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虽然在此次试验中未见新安全信号,但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却达到52%,远高于Keytruda的单药治疗17%的水平,使得其临床价值受到质疑。
TIGIT靶点曾被誉为有望成为新的希望。作为一种2009年发现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其理论上的作用包括抑制杀伤性T细胞和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然而,复杂的机制也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在早期临床研究中,不论是罗氏、默沙东,还是百济,其单药疗效至今未能与PD-1抑制剂相媲美。这导致药企们纷纷尝试联合疗法,但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平衡始终未能突破。
过去数年,投入于TIGIT领域的研发资金已超过200亿美元,但进入Ⅲ期临床的药物屈指可数,大量项目终止。各大药企在不同领域的尝试更显不确定性,而百济神州的止损行动亦是对药品研发中风险管理的重要实践。
TIGIT的失败给肿瘤免疫疗法领域带来深刻的反思。当资本和科学探索发生矛盾时,往往导致过度的资源消耗和方向偏离。当前国内有多个企业在TIGIT领域展开研究,但其项目多集中于已被充分研究的领域,缺乏创新和突破。百济神州在宣布停止欧司珀利单抗项目后,转向其他潜力赛道,这一决策展现了其对未来发展的清晰规划。
TIGIT事件不仅是中国创新药业的里程碑式事件,也为全球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虽然其未能成为“下一个PD-1”,但在特定情形下的应用仍不容忽视。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的发展,肿瘤免疫疗法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