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3月29日,礼来中国宣布,其创新药物记能达®(多奈单抗注射液)于今日在中国正式上市,这一药物专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能够靶向疾病的病理机制,显著延缓疾病的发展。作为一类创新药物,记能达®在2024年12月17日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适用于因阿尔茨海默病引发的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轻度痴呆的治疗。记能达®每月仅需一次给药,是首个能够在淀粉样蛋白斑块消除后停止治疗的疗法,帮助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获得更高生活质量,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礼来中国总裁兼总经理德赫兰女士指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政府正在积极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控。记能达®为部分患者提供了希望,并为基于疾病机制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选择,将有助于缓解社会负担。我们将加大对患者的支持力度,携手包括行业、政府、保险机构、卫生系统及倡导组织在内的各方,努力克服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障碍,创新健康领域,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陈晓春教授补充道:“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和病理研究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要建立完整的早期诊疗生态系统仍需努力。为了尽早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并更好地服务于老年患者,我们需大力推进诊断技术与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是最迫切的任务。”
礼来全球副总裁、礼来中国药物开发及医学事务中心负责人王莉博士提到:“在过去的35年中,礼来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上不断突破。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早期的发现和诊断能够让患者从治疗中受益更多。通过加速记能达®的临床使用,我们希望帮助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早期获得治疗机会,减缓疾病的进程,争取更多自主生活的时间。”
阿尔茨海默病所带来的社会负担不容忽视:我国这一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较低,特别是中、重度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导致记忆和认知功能逐渐衰退的严重疾病,占老年期痴呆的50%-70%。然而,在我国,许多患者通常在症状显现很久后才被确诊。目前,国内早期患者的就诊率仅为28.6%,轻度认知障碍就诊率更低至2.8%。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通过每月一次给药的记能达®,希望能够降低治疗负担并促使早期干预。研究显示,在符合治疗条件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记能达®显著延缓了疾病的进展。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其疾病进展延缓了35%,整体人群中则延缓了22%。临床试验还表明,记能达®能减少患者进展至中度痴呆的风险,帮助早期轻度患者在丧失独立能力之前延长独立生活时间达37.3个月。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