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1月14日,宜联生物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究YL201(B7H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和度伐利尤单抗(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肿瘤中的联合治疗潜力。双方计划启动一项I/Ib期多中心、开放性的临床研究,以评估该联合疗法在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这不是宜联生物首次通过国际合作扩大其药物研发。早在2024年10月,公司便与安进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及药品供应,研究方向为YL201与tarlatamab(DLL3和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蛋白)的联合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根据协议内容,安进将负责主导这一临床试验,而宜联生物则将为研究提供YL201药物。
关于YL201药物,YL201是一种基于宜联生物TMALIN®技术平台开发的ADC产品,通过抗B7H3人单克隆抗体与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结合特性和较高的亲水性。临床前研究表明,YL201在一些动物模型中表现出了高效的抗肿瘤作用,且在猴子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YL201在2023年11月曾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证,用于治疗食管癌。
在今年9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上,宜联生物首次公布了YL201的临床试验数据,数据显示出YL201在多种实体瘤中均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8月9日,276名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为44.6%,并显示出良好的疾病控制率。
关于B7-H3靶点,B7-H3为一种I型跨膜糖蛋白,近年来被视为新的免疫检查点。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同时缺乏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联,因此成为研发的热点。目前大约有40余种ADC药物针对B7-H3进行开发。
关于PD-(L)1与B7H3的联合治疗,近年来该领域的联合疗法已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具有潜力。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了一种以帕博利珠单抗和维恩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其他研发项目也在持续进行中,显示出PD-(L)1与B7H3 ADC联合治疗在肿瘤一线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宜联生物自2020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创新型ADC药物开发并探索相关技术。公司的TMALIN®平台技术,以其高水溶性和高度均一性著称,已应用于多款ADC产品的开发,使宜联生物在针对复杂肿瘤靶点的药物研发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