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在亚裔美国成年人中的患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评估心血管健康,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已将健康睡眠纳入其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然而,关于睡眠与亚裔美籍群体中CVD患病率的关系,现有研究仍然有限。近期,《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旨在揭示亚裔美国不同亚群体中次优睡眠时间与CVD患病率之间的联系。
次优睡眠与CVD风险增加
在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首次将睡眠质量列为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成为“生命八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余七个因素包括血脂、血糖、血压、饮食、体力活动、尼古丁暴露以及体重指数(BMI)。不理想的睡眠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且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抑郁症和认知障碍有密切关联。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成年人每日最佳睡眠时间为7至9小时。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显著影响人的认知健康、糖尿病风险和心脏代谢健康,尤其是不足的睡眠时间与更高的死亡风险密不可分。
然而,以往的研究由于样本量较小,多集中在非西班牙裔白人及亚裔美国人的整体睡眠模式,对亚裔群体内部多样性的分析尚未充分开展。许多与心血管风险和健康状况相关的因素在亚裔美国人内部表现出显著差异,但目前可用的健康数据主要来源于少数的国家级数据集,如国家健康访谈调查(NHIS)。
研究结果揭示异质性关联
本研究利用2012至2018年的全国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次优睡眠时间与CVD患病率之间的潜在联系。研究涵盖了6868名自我认定为亚裔的成年人(包括亚洲印度人、中国人、菲律宾人及其他亚洲群体),他们的年龄在40岁以上。次优睡眠定义为每晚少于7小时或超过9小时的睡眠,而CVD则通过自我报告的卒中、心脏病发作、冠心病或心绞痛来定义。研究通过逻辑回归法计算比值比(OR)与95%置信区间(CI),评估次优睡眠对CVD患病的影响。
数据显示,睡眠不佳的菲律宾人和其他亚裔参与者的CVD患病率最高。总体而言,与理想睡眠时间相比,次优睡眠的亚裔美国人的CVD患病率显著增加(OR=1.35,95%CI:1.09~1.68)。在以种族或民族分别进行分层分析后,结果表明其他亚裔群体的CVD风险依然显著升高(OR=1.77,95%CI:1.27~2.46),而其他群体未显示出类似显著性。
这项研究强调了亚裔美国人不同群体中与次优睡眠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异质性,提示未来的研究不仅应关注睡眠时间的长短,还需考虑睡眠质量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影响。
结语与未来方向
研究表明,睡眠时间不佳的亚裔美国人患CVD的几率较理想睡眠者高出35%。在分层分析中,其他亚裔中睡眠不佳者的CVD患病率尤其明显,与理想睡眠时间者相比增加了77%。然而,在其他亚裔美国人群体中,这一关联的统计学意义尚不明显。
此外,其他亚裔参与者可能存在教育水平较低、收入不如其他族群高等情况。菲律宾参与者通常有更高的饮酒率及自报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历史。这项研究虽发现了主要在其他亚裔群体中显著的相关性,但由于缺乏详细的种族信息,具体的亚群和CVD风险的关系仍需更深入的分析。以往基于NHIS数据的研究表明,与中国和亚洲印度群体相比,菲律宾受访者更少报告得到充足睡眠。
研究发现进一步强调,需要更多的科学调查,为了更好地理解次优睡眠如何影响亚裔美国人群体的心血管健康结局,尤其是区分不同睡眠时长对其影响的研究。同时,这也凸显了细化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以改善亚裔美国人的睡眠质素为目标的公共卫生干预策略。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