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年来,核药产业在全球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行业。然而,与此同时,核药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核素供应的垄断,到临床专业人才的缺乏,再到核素治疗病房的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
在中国,北京高博医院作为国内首家以疑难重症诊疗、临床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转化为使命的研究型医院,近日成功通过评审,获得了开展镥-177核素临床应用的相关资质。这一进展不仅为中国核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也预示着更多重症患者将受益于该治疗手段。
北京高博医院的这一成就表明,中国在核药领域的临床应用上已迈出了重要一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北京高博医院联合展开的镥-177肽受体介导放射性核素治疗(PRRT)试验正是这项进步的体现。PRRT已经成为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手段,其控病时间远超现有疗法,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虽然核药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要从初步发展走向成熟,仍须克服多个环节的难题。上游核素供应的国产化、运输和配送问题亟待解决。中游企业在研发和商业化经验方面尚需加强,而下游医疗机构则面临多科室协调和病房建设的挑战。
目前,全国范围内核医学相关工作的科室仅1237个,而开展核素治疗的医疗机构约800个,设有核素治疗专用病床不过2993张。核医疗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跨科室合作不够、严格的审批准入条件以及庞大的病房建设成本,都是掣肘产业发展的因素。
在核药供应链的上游,国内医药同位素的供应能力仍显不足,对进口的依赖性较大,导致供应稳定性不高。半衰期较短的核药品必须在精确的时间内从国外制备后快速运输到国内,过程中耗费大量成本,增加了核药治疗的参与门槛。
尽管如此,中国核药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78亿元增长到2030年的260亿元。推动核药的临床应用,不仅需要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寻求新的靶点和适应症,打破现有的研发局限,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差异化。
核药的未来发展需要更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通过行业内的协同努力和创新突破,中国的核药领域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