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智慧芽新药情报库

助力药物研发决策,实时跟踪竞争对手

免费使用
澳门正版图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智慧芽 > 最新动态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开拓美国市场新机遇

新药情报编辑 | 2024-12-25 |

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一年多以来,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引发全球制药巨头的关注。20241218日,美国知名制药公司默沙东宣布以2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中国生物制药公司Hansoh正在研发的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这一消息无疑成为行业的焦点。而早在一年前,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就已与Hansoh达成合作协议,推进其ADC产品HS-20089的开发和商业化。

近一年来,多个中国生物制药企业通过对外合作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德国的BioNTech获得了Duality生物的两个ADC管线资产DB-1303DB-1311的开发许可;英国的阿斯利康Eccogene签订独家协议,共同开发和推广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ECC5004。此外,美国的百时美施贵宝斥资84亿美元,取得了中国Biokin药业关于HER3/EGFR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开发与商业化权利。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并开展第三期临床试验,以期直接获得美国市场的上市批准。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科研能力已经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研发成功并不等于商业成功,制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仍值得探讨。

以下是由王宇歌博士带来的深入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角度。最近,我与几位朋友讨论了美国医保体系及其对药物定价的影响。在医药领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全球大药厂的盈利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因为美国市场的高盈利水平几乎占据了全球医药利润的一半。由于美国的药品消费能力远超其他国家,大型药企通常会将更多的研发资源投入美国市场,甚至欧洲的五大药企也不例外。

美国拥有全球顶尖的医药人才库,而药品销售的高利润则提供了高薪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研发人才参与创新。这种现象虽然导致药价居高不下,但也保障了美国患者能够率先使用最新的救命药,如2013年上市的丙肝治愈药物Sovaldi,以及2014年面世的PD-1抑制剂Keytruda,这些药物的研发均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中国,尽管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但医药市场规模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其中还包括大量传统药物。国际制药公司在华推广高价原研药受到诸多挑战,因为大多数中国患者无法承受这些药物的高昂费用。例如,Keytruda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费用极其昂贵,初上市时一年花费达196,000美元,即约143万元人民币。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将更多创新药物纳入医保体系有助于减轻经济负担。然而,当这些药物进入医保,其价格常常被压低至低于成本的水平,虽缓解患者压力,却对药企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导致部分公司缩减在中国的业务。

药企需要在市场中保持盈利,以便继续运营及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中国创新药公司也选择优先在美国上市,以期尽快回收研发成本并实现盈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

申请试用

澳门正版图库

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