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刘宏伟研究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突破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题为“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后生元通过激活肠道先天免疫系统缓解酒精性肝病”,揭示了一种新颖的通过微生物群调节来对抗酒精性肝病(ALD)的方法。
酒精性肝病常常因为长期饮酒而导致肠道微生物群失衡与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加重病情。为应对此类挑战,益生菌及其衍生产品后生元的干预策略被认为能够有效地维持肠道微环境的稳态,进而缓解酒精引发的肝损伤。通过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团队确认了Lactobacillus johnsonii及其灭活菌在减轻酒精性肝病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入研究显示,灭活后的Lactobacillus johnsonii能够通过激活肠道树突状细胞(DCs)和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相互作用,促进NOD2-IL-22信号通路的发挥,从而改善肝病状况。特别是IL-22在肠道中通过上调抗菌肽来加强屏障功能,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激活STAT3信号,有效地促进肝脏修复。这种通过后生元引导的免疫重塑过程在长期酒精摄入情况下,维持了肠道的微生物群平衡,提升了如Faecalibaculum rodentium等丁酸生产菌的存在,并增加了肠腔中的丁酸含量,同时抑制了因酒精引发的肠道病原体过度生长。
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灭活的Lactobacillus johnsonii通过释放其微生物细胞壁来源的先天免疫配体,激活了固有层DCs的NOD2-RIP2信号途径。这一激活过程促使溶菌酶的产生,从而在正反馈机制中加速了后生元释放更多的先天免疫配体。这样的“溶菌酶-后生元-先天免疫”的正反馈循环为后生元在宿主健康维护中的潜力提供了新的视野。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