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肥胖医学协会将肥胖描述为一种复杂且慢性的神经行为疾病,其特点是体内脂肪过多导致的脂肪组织功能失调,进而影响代谢和心理健康。肥胖患者不仅面临更高的疾病和死亡风险,还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限制,例如上下楼梯的困难。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多达220种,其中包括2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和慢性肾病,这些问题都要求迫切的药物干预[1]。近年来,肥胖治疗药物的研究充满了挑战,但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问世,为肥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特别邀请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臧丽教授,回顾减重药物的研发历程。
臧丽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肥胖症药物治疗的历史悠久且复杂。早在19世纪末,人们便开始尝试通过药物治愈肥胖,如使用甲状腺激素。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多种药物相继问世,但大多因安全性问题最终退市。
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减重药物不多,药物研发艰难重重。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抗肥胖药物包括奥利司他、芬特明/托吡酯组合、纳曲酮/安非他酮组合、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而中国批准的药物仅限奥利司他、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这几种。
其中,奥利司他通过抑制胃肠道和胰腺脂肪酶作用,减少脂肪吸收,从而实现体重减轻 。然而,长期使用会导致某些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 。
近年来,GLP-1RA药物逐渐成为肥胖治疗的主力军。这类药物通过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达到减少进食和增加能量消耗的效果[2-4]。尤其是2014年利拉鲁肽被批准用于肥胖治疗后,GLP-1RA药物在肥胖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司美格鲁肽在STEP系列研究中显示出显著的体重减轻效果,进一步证明了其治疗肥胖的潜力[6-11]。
综上所述,肥胖症的药物研发虽然充满挑战,但其潜在的市场需求激励着科学家不断探索新的治疗路径。随着GLP-1RA药物的普及,肥胖管理迎来了革新。未来,随着技术和药物的不断发展,肥胖治疗将变得更加安全和有效。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