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期,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被业内视为迄今为止竞争最激烈的一次,这场“厮杀”吸引了诸多关注。在这次集采中,药品的报量、限价、竞争企业数量以及入围企业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部分品种的竞争格外凶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些竞争激烈的品种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关注那些报量巨大但价格极低的品种,这部分是对成本的直接较量。在这些品种中,阿司匹林口服常释制剂尤为突出。其首年约定采购量超过40亿片,成为了报量最大的药品之一。尽管市场需求庞大,但其最高有效申报价仅为0.2元。与此同时,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高达13家,加上原研企业,总共14家争夺8个入围名额。如此竞争态势下,企业必须审慎考虑成本是否能够覆盖。此外,氯化钾注射液也是此类竞争的一例,其最高有效申报价和报量均已达到低点,考验企业的承受力。
其次,存在一些价格竞争极为激烈的品种,其中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特别引人注目。尽管报量不高,但由于脂质体的生产成本较高,其最高有效申报价在所有产品中位居前列。8进5的竞争态势让各大制药企业如齐鲁、石药等各显神通。令人关注的是印度企业如瑞迪博士和Natco公司联手参战。虽然初时不利,但调整策略后重返竞争行列,似乎势在必得。而舒更葡糖钠注射液则是在23家企业争夺9个名额的局面下,其最终中标价也难以预测。
再者,有些品种主要由于竞争企业数量众多而格外艰难。以西格列汀口服常释剂型为例,尽管报量诱人,价格合理,但35家企业争夺9个席位的竞争无疑将面临异常激烈的角逐。而间苯三酚注射液的情况类似,28家竞争者中仅有9家能够最终入围。
最后,部分品种因新规的影响而遭遇巨大的挑战,例如拉氧头孢注射剂。原本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但新规将其入围机会减半,从9进6锐减至9进3。同样的厄运也降临到尼莫地平注射剂身上,由于四家企业共用生产企业,最终只有7家能参与竞争,入围名额仅4个。
随着集采新规的实施,企业需要更加强大的实力和策略来应对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改革中,如何在低价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将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考验。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