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周围神经病变(PN)是一种以老年人群体为主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下肢感觉异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运动功能受损乃至截肢。PN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糖尿病、重金属中毒、有机溶剂暴露、辐射影响、长期酗酒、营养不足以及肾功能障碍等因素。
铜,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众多生理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是维持红血球生成、免疫系统运作及神经系统发展与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在神经系统中,铜的功能尤为显著,它不仅参与细胞信号传导、髓鞘形成,还负责神经递质的合成,因此被认为是预测周围神经病变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铜的主要来源是膳食,但铜的摄入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铜摄入不足可能增加诸如认知障碍等疾病的风险,而铜过量则关联心肌梗死、中风和抑郁等健康问题。目前,关于膳食铜摄入与周围神经病变之间关系的研究还较为有限。
最近,《Scientific Reports》刊登了一篇名为“膳食铜摄入与周围神经病变的U型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文章,详细探讨了一般成人中铜摄入量与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复杂关系,发现两者存在U型非线性关联,过少或过多的铜摄入都可能提升PN患病风险。
该研究分析了7122名符合资格的参与者的数据,以评估膳食铜摄入对PN风验的影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3.99岁,其中40至98岁年龄段内1242人被诊断出患有周围神经病变,显示出PN在老年人群中相当普遍。PN诊断组平均年龄为63.71岁,高于未受影响的组的55.93岁,进一步证明年龄是病变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健康指标方面,PN组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偏低的白蛋白水平。研究显示,高BMI、低白蛋白水平以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个体PN的发病率更高,这表明与代谢综合症相关的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PN的发生,强调了早期识别和干预这些疾病的重要性。
具体到铜摄入量与PN的关系,研究揭示了一种U型的非线性关系,临界点位于日摄入0.889毫克。当铜摄入少于这一值时,随摄入增加PN风险显著下降。然而,当铜摄入达到或超过上述临界值,PN风险又随之增加,提示过量摄入同样是健康隐患。这是因为自由铜离子能在体内催化自由基的产生过程,增加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几种重要机制可能解释这一U型关系。首先,铜是多种酶的必要辅因子,特别是在线粒体功能、抗氧化防御和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方面均扮演核心角色。铜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干扰这些生理过程,引发或加重神经病变。
本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示公众在饮食中要合理保持铜的摄入,以期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推荐日摄入量约为0.889毫克,这为营养干预提供了切实的指导。富含铜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海鲜、全谷物、动物内脏、坚果和绿叶蔬菜,适度食用这些食物有助于维持铜的平衡,降低PN风险。
尽管如此,该研究也面临一些局限性。其横断面设计限制了对因果关系的探讨,无法确认铜摄入与PN之间的直接因果;此外,NHANES数据尚未提供血清铜水平的数据,对于血清铜对PN的直接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饮食调查法也可能无法准确反映长期摄入量。
因此,这项研究发现了铜摄入与PN间的U型关联,但仍需深入的纵向研究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探索其机制及影响。这将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公共健康政策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