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的引入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进展,尤其在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难治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CPI治疗中受益,这促使科学家们深入探究影响CP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TMB)、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以及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浸润等因素可能是CPI疗效的预测因子。然而,各标志物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澄清。为了更好地理解CPI的疗效差异,研究人员进行了基因组、转录组和临床数据的综合分析。
在9月12日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者通过无偏分析发现了五个与CPI响应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的独立因素。本研究收集了479名转移性肿瘤患者的数据,应用全基因组测序(WGS)和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系统分析了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和免疫相关特征。研究确定了肿瘤突变负荷(TMB)、T细胞有效浸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活性、既往治疗和肿瘤增殖潜力等五个关键因素。
研究进一步表明,这些因素在多个独立的患者队列中得到验证,适用于多种癌症类型。通过这些因素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肿瘤进行分类,从而有效预测患者对CPI治疗的响应情况。这一发现为当前和未来的CPI疗效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框架,并有望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此项研究表明,肿瘤突变负荷(TMB)与患者对CPI的响应密切相关,TMB较高的患者通常对CPI响应更好且生存期更长。T细胞有效浸润则显示T细胞浸润多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长的生存期。相反,TGF-β的高活性是CPI疗效的负面因素,显示出高TGF-β活性的患者生存期较短。
此外,研究指出,患者之前的治疗历史也显著影响CPI疗效。接受过更多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对CPI的响应较差。肿瘤增殖潜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增殖能力强的肿瘤患者生存期更短,CPI响应度低。
在多个队列中验证这些因素的广泛适用性后,研究团队认为这些因素为未来开发个性化癌症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医生可以基于患者的具体生物特征制定更精准的治疗计划,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副作用。
总的来说,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患者队列的全面分析,揭示了肿瘤微环境、基因组特征和既往治疗对CPI疗效的复杂影响,为未来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这一研究成果为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并推动了癌症治疗的个性化进程。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