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癌症治疗的一大挑战在于,癌细胞常常能够伪装成正常细胞,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但中国科学家最近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为这一难题找到了新颖的解决方案。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癌细胞改造成免疫系统可识别的“异物”,从而引发免疫系统的攻击,成功展开了一场精确打击的“免疫战役”。
这一由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团队带领进行的研究,不仅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实现了90%的疾病控制率,还为溶瘤病毒疗法开创了新的模式。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工程,将猪的α1,3-半乳糖转移酶(α1,3-GT)基因引入新城疫病毒(NDV),形成了重组溶瘤病毒NDV-GT。这一创新手段,如同在癌细胞上贴上了特殊的“猪”标签。
或许有人会疑惑,让癌细胞披上“猪”的外衣究竟有何作用?事实上,这背后暗藏着深刻的抗癌机制。人体免疫系统天然能够识别并攻击外来物质,而猪细胞表面的α1,3-GT产生的糖分结构对于人体而言是一种“外来物”。当重组溶瘤病毒NDV-GT进入人体后,它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内表达猪α1,3-GT,使肿瘤细胞表面呈现这种“猪”糖分结构。于是,癌细胞宛如披上了“非己”外衣,立即被免疫系统锁定,并遭到猛烈的攻击。
在动物实验中,接受NDV-GT治疗的肝癌食蟹猴模型展现了显著疗效。在三个月的治疗后,NDV-GT组的肿瘤大幅缩小,甚至有部分猴子的肿瘤在停止治疗三个月后完全消失,接受治疗的猴子存活时间均超过六个月。
基于此研究,科学家们认为NDV-GT能直接裂解肿瘤细胞,破坏肿瘤内的血管,并促进αGal的合成,导致超急性排斥反应和血栓形成。这些变化改善了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激活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了T细胞的浸润,并扩大了抗肿瘤的级联免疫反应。
为验证此创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团队开展了临床试验,涉及23名复发或难治的转移性癌症患者,覆盖肺癌、乳腺癌、肝癌、肠癌和食管癌等八种癌症。试验结果显示,在20名完成试验的患者中,1名患者完全缓解,6名患者部分缓解,11名患者病情稳定,总体疾病控制率高达90%,且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肿瘤治疗的创新手段不断涌现,全球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策略。例如,运用纳米技术开发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将药物精准输送至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另外,免疫疗法的进阶发展和基因疗法的不断突破,为人类战胜癌症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这一系列的研究,与广西医科大学团队的成果相互呼应,推动着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前进。正是这些创新的积累,让我们离攻克癌症这一终极目标越来越近。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