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异质性很高的疾病,患者的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十年不等,因此,在确诊CLL后,为患者进行精确且全面的预后评估显得尤为关键。在2024年12月7日至10日举行的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部分与CLL预后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被公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的杨申淼教授,精选了年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进行深入点评,希望能够为业内人士提供有益的洞见与参考。 01复杂核型而非孤立的TP53突变能预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靶向治疗时代的总生存期 尽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前尚无法治愈,但随着靶向疗法的引入,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化疗免疫治疗时期的预后模型可能不再适用于近十年内确诊的患者。本研究旨在分析过去十年间确诊的CLL患者的总生存(OS)及其预后因素的影响。研究对超过1300名2013年至2023年间确诊的患者进行了数据库回顾性分析,基于不同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组讨论。结果显示,复杂核型(CK)是影响OS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单独的TP53突变并未对生存期产生显著影响。 02 IGHV未突变状态、低肿瘤溶解风险和BRAF突变是MRD指导下联合治疗中早期应答的预测因素 在英国NCRI FL
AIR研究中,伊布替尼和维奈克拉的联合使用显示出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效果的提升。研究揭示了三种关键因素:IGHV未突变状态、低肿瘤溶解风险和BRAF突变,能更好地预测早期获得MRD阴性应答的患者。这为CL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03低变异等位基因频率的TP53突变并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不良预后标志 TP53突变和del(17p)长期作为CLL的强预后标志,但对于低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的TP53突变,在靶向治疗背景下影响尚不明朗。研究分析了964位患者的数据,结果发现低VAF的TP53突变在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中不影响总生存(OS)。这显示了在现代疗法的情况下,低VAF突变可能并不是决定性的不良预后因素。 杨申淼教授总结:综上所述,三篇研究简要聚焦于CLL的预后因素,揭示了一些已知的不良预后因子,如TP53突变、复杂核型异常和IGHV未突变状态,同时也将重点放在了较少提及的BRAF突变上。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新的预后指标以及有效的治疗策略,以改进高危CLL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生存预期。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