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即将结束,这一年,生物医药领域的商务开发(BD)活动达到新高,行业内的动态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内进行了近70起许可交易,而今年仅第三季度,就有超过30起许可交易。这一现象得益于恒瑞医药引领的“newco”模式,再次激发了从业者的热情。以往通常是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搜罗资产,如今美元基金也积极参与,中国的生物医药资产炙手可热,这也使得在美的华人专业人员非常受欢迎。
在当前的生物医药行业中,BD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是药企验证自身资产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生物科技公司求生存的手段。在IPO困难、融资环境恶劣、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BD的价值毋庸置疑。然而,随着BD交易的不断增长,也引发了一些担忧:会不会由于过度依赖BD,本土创新药在未来难以在国内推出?如果所有的创新都只是为了卖给大品牌,而非在国内落地,参加医保谈判的都是进口药,国产新药无可商讨,价格因此上涨?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事实:部分公司选择将所有权益授予海外,甚至被并购的管线,可能会走海外市场路线。这也是由市场发展环境和容量决定的结果。然而,保留华地区域权益的管线,BD之后在国内的商业化前景也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在BD交易中,授权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保留华地区域权益、不保留华地区域权益,以及公司被直接并购。以康方生物为例,其一款CTLA-4单抗在2015年就将海外权益授予默沙东,但产品至今尚未在美国上市,而康方自研的双抗产品已于2022年6月在国内上市。这样的案例表明,因战略调整或者资源分配问题,跨国公司可能会放弃推进单一管线的研发。
放眼全球,虽然许多中国公司热衷于将其产品授权给国际企业,但一些产品在美上市后,国内市场的推出却显得不那么迫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市场价差巨大,定价基本独立于国际市场,但商业化的实际推进依然主要取决于利润最大化原则。
面对这场大潮,业内的一些声音表示担忧:中国的创新药在“半成品阶段”被卖到海外,未来进口药回来后价格会否更高?而直接被并购的公司产品如在国内上市,基本上会成为进口药。此外,市场上还形成这样一种共识: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管线如果不采取BD,就很难在恶劣的市场融资环境下生存。
最后,研发生态系统的闭环还需在国内进一步优化。现阶段医保作为最大的单一支付方,已纳入部分创新药,但高回报机制难以实现。此外,国际市场成熟的融资和产业培育体系也促使更多公司将BD作为目标,融入国际高定价市场的逻辑,反哺中国市场变成了许多企业的愿景。虽然国内企业离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距离,但未来企业有望通过国际化合作获得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回报。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