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胃癌是全球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突出的分子和表型异质性使得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全球新增胃癌病例高达1,089,103例,因胃癌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768,793例,使其成为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胃癌的流行特点在性别和地域上有所差异,男性的发病率大约是女性的两倍,并且在东亚和东欧地区的发病率尤为显著。根据解剖特征,胃癌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亚型,同时也可依据组织学和分子特征进一步分类。
胃癌的发生是遗传畸变逐渐积累的结果,这种畸变包括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过度表达、DNA损伤反应的改变,以及基因组稳定性的下降。这些现象为开发靶向治疗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目前有效的靶向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HER2、CLDN18.2、FGFR、VEGFR、TROP2、PD-L1以及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等方面。靶向治疗手段包括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如阿帕替尼等)、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CAR-T疗法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ADC作为创新的抗癌药物,由靶向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结合而成。它兼具小分子化疗的强大杀伤力和抗体药物的肿瘤靶向性。ADC药物通过识别特定抗原,被内吞进入癌细胞后释放活性成分,发挥细胞毒作用,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当前,全球有超过100种候选ADC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已获批的DS-8201a、RC48和IMMU-132,这些均用于治疗晚期胃癌。这些研究的进展显示,开发新的ADC药物和治疗模型可能为治疗选择有限的晚期胃癌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在胃癌治疗领域,目前已批准的抗HER2的ADC药物并未完全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故此,越来越多的新靶点在临床上逐渐被发掘和使用,包括EGFR、HER3、claudin18.2、GCC、TROP2和SLC44A4等,这些靶点在胃癌患者中的高表达使它们成为研究热点。
HER2作为胃癌治疗中最早和最成熟的生物标志物之一,仍然是ADC研发的核心。尽管T-DM1未能在晚期胃癌患者中获得显著疗效,但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a,T-DXd)因其高膜穿透性而在低HER2表达和异质性强的胃癌中显示出抗肿瘤作用。同样,中国研发的RC48展示了治疗胃癌的良好前景,目前正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中验证其效果。
针对胃癌的多种新ADC药物正在开发与测试中,其中一些尚未上市的ADC,如ARX788、PF-06804103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这些努力不仅充实了胃癌治疗的靶向策略,也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总结来看,ADC在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在推进新药物研发以及改良现有治疗方案方面。然而,鉴于晚期胃癌的复杂性和治疗挑战,新型ADC药物和联合疗法的探索仍需要深入研究,以提高疗效并克服药物耐受性。未来,ADC有望在胃癌和其他实体瘤治疗上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