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3年,全球该药物的销售额已突破200亿美元,而其市场潜力依旧巨大。新适应症的不断扩展,是推动销售额增长的关键。
自2023年以来,礼来的Mirikizumab、艾伯维的Skyrizi以及强生的Tremfya陆续获得UC(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的批准,并迅速进入该市场。自2023年进入市场后,这些药物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在2024年占据了UC市场10%的份额。这一数据印证了其在UC市场的增长潜力。在竞争激烈的UC市场中,如此快速的增长是难得一见的。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者的增加,各大药企在UC市场中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份额的争夺已经悄然展开,竞争不仅考验药企的实力,也考验其战略布局。接下来的策略将对其市场地位乃至企业存亡产生重大影响。
/ 01 /
战略焦点
对大型制药企业而言,UC市场无疑是一个必争之地。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因素驱动。
第一,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需求迫在眉睫。该疾病主要影响结肠的黏膜层,导致肠道浅表损伤。虽属慢性胃肠道疾病,短期伤害不显,但其病程多波动且发作时症状加重,例如频繁如厕、胃痛和关节疼痛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亟需有效的长期治疗。
第二,全球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范围广泛,2023年患病人数估计达500万例,且发病率日益上升,尤其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市场对治疗方案的需求非常巨大。
第三,UC患者对治疗的需求是持续性的。由于其病因复杂且缺乏治愈手段,治疗只能达到缓解,因而需要终身管理,分为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UC确诊多在年轻人,这意味着患者的用药周期较长。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上世纪末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成为了UC治疗的新选择,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药企带来了丰厚回报。然而,当前的有效疗法仍显不足:诱导试验中缓解率低,不超过20-30%,而在实际场景中也仅为30-60%。此外,部分初期有效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反应丧失",类似于抗生素的"耐药"。因此,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突显了开发UC新疗法的必要性,制药企业纷纷加大投入。
/ 02 /
迅速崛起
在此背景下,几个新药品迅速崭露头角,其临床效果的优异是推动其在市场中崛起的主要因素。
这些创新药品能够填补现有疗法中的漏洞。以Mirikizumab为例,它是首个在美国获批用于常规疗法无效中度至重度UC的治疗药物。其优异的临床数据展示了对上述群体的显著疗效:在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中,12周的临床缓解率达24.2%,相较安慰剂组的13.3%提高显著,而在40周时缓解率则增加至49.9%,安慰剂组仅为25.1%。此外,Mirikizumab在中度至重度UC患者中,实现了组织学内窥镜的缓解,并改善了排便紧迫问题。
在UC市场,不仅Mirikizumab,Risankizumab和Guselkumab等药物也在无法从现有疗法中获益的患者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它们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并占有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这些新治疗手段似乎相较传统疗法更为有效。根据一些荟萃分析,与传统手段如阿达木单抗相比,针对中度至重度UC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在海外,医生团体对UC治疗的进展一直备受关注。据Spherix Global Insights的报告,经过与百余名医生交流发现,强生的Tremfya在市场上初次亮相便表现不俗,"绝大多数"胃肠病学家对其UC适应症的批准感到认可。这些给予UC新疗法快速获得市场份额的支持,也预示着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 03 /
战术博弈
随着越来越多药物获批用于UC适应症,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药企需要为其产品建立差异化定位,以增强市场辨识度。
多数胃肠病学家认为IL-23药物具备独特的临床优势,其中Skyrizi被选为首选疗法。其核心原因在于,艾伯维的Skyrizi通过便捷的注射器装置以及早期对克罗恩病的批准,与竞争者形成了鲜明的差异。这些优势使医生在其UC适应症尚未批准前便积累了使用经验。
为此,国际药企仍在努力通过差异化打造产品,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例如,礼来的Mirikizumab以改善排便紧迫性为核心卖点。2019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将排便紧迫性列为衡量UC活动性的重要症状,纳入UC疾病活动指数中。因此,Mirikizumab在缓解排便紧迫性上的卓越表现使其在市场推广上备受关注。而强生在对Tremfya的宣传中强调其"双重机制":不仅结合IL-23,还结合CD64,与体内产IL-23的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行更全面的缓解治疗。
因此,UC市场不仅是药物效果的竞争,更是企业战略和品牌定位的较量。在未来,UC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而最终谁将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仍需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