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上升及其相关问题的日益突出,加强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DSMES)变得尤为重要。在近期举行的CDS会议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郭晓蕙教授,深入讲述了在糖尿病教育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
郭晓蕙 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和二级教授,并担任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学会糖尿病教育管理学会主任委员,以及北京糖尿病协会理事长等重要职位,曾在多个相关领域担任领导职务。
近年来,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与生活方式医学的结合逐渐受到重视。生活方式医学的基本理念自1988年首次提出以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这一医学模式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2018年,中国生活方式医学及慢性病逆转论坛首次引入这一概念,并逐步在国内展开实践。
生活方式医学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系统的行为管理支持,通过营养、运动等方面的干预,帮助患者预防和逆转慢性病。在这一背景下,糖尿病教育与管理也在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使患者管理更加高效。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美国糖尿病教育协会(AADE)在他们2024年的指引中,进一步更新了糖尿病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血糖、并发症及体重管理等,以期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除了疗法的更新,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共同照护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医疗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健康管理,这一模式已经在多地进行试点。借助现代科技,共同照护模式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实时跟踪,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的慢病管理服务。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DSMES作为一项全面的干预措施,通过教育和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其生活质量和健康目标的实现。随着共同照护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将从中受益,推动我国糖尿病管理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