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全球健康领域中,疟疾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21年全球约有2.47亿例疟疾病例,其中61.9万人因病去世,95%的病例和96%的死亡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疟疾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也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每年给该地区带来约1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疟疾的现状、抗疟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未来的挑战与希望。
1. 现有抗疟疗法及耐药问题
当前治疗疟疾的主要方法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其中,蒿甲醚-苯芴醇在非洲市场具有75%的占有率,而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的市场份额为24%。这些药物在控制疟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面临日益增加的耐药性挑战。此外,还有双氢青蒿素-哌喹和阿托伐醌-氯胍等药物组合,但使用频率较低。对于重症疟疾,首选静脉注射青蒿琥酯,金鸡纳霜为替代选择。间日疟则通过氯喹与伯氨喹或他非诺喹联合治疗。季节性疟疾高发地区对儿童进行预防治疗采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和阿莫地喹。
耐药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曾出现对奎宁、氯喹及SP的耐药性,引致死亡率上升。尽管ACTs有效,但耐药问题依旧存在。在东南亚,部分地区的DHA-PPQ因耐药失效。在非洲,AL在大部分地区仍有效,但卢旺达出现了青蒿素的部分耐药现象,而乌干达的恶性疟原虫临床分离株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这严重威胁了全球疟疾防控的成就。
2. 抗疟药物的研发进展
在抗疟药物研发中,传统策略包括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活性成分和筛选化合物库。然而,天然产物的供应不稳定,加之成分的多变性,使研发人员面临不少挑战。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方法如表型筛选和基于靶点的药物开发已被广泛采用。
表型筛选可在全细胞寄生虫培养中发现新化合物,尽管许多化合物的靶点仍未知,会使进一步优化变得困难。基于靶点开发虽有助于合理构建新化合物,但成本高且可能存在耐药风险。虚拟筛选成本较低,但需后续大量工作确认化合物与靶点的结合,目前尚未有强效的新化合物产生。
新靶点如细胞色素B、二氢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酸合成酶等具有临床验证潜力。还有一些新兴靶点,如磷脂酰肌醇4-激酶等,为抗疟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机会。
在药物研发进行中,一些处于不同阶段的药物带来了希望。从ZY-19489到ferroquine,这些化合物在不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前景。而一些新药物如cipargamin则在研究新配方以降低耐药风险。
3. 未来的挑战与展望
疟疾防控面对多重挑战,尤其是疟原虫复杂的耐药性。即便实验室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实际临床的复杂性仍有待深入探讨。加之药物递送与代谢的复杂性,对不同人群的开发增加了困难。
尽管如此,过去的十五年里在疟疾防控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全球合作下,不断有新靶点被发现,候选药物进入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也在开发中。这些成就需要更加紧密的国际协作,整合资源,鼓励创新,以加速抗疟药物的研发。在这场全球持久战中,每个进步都使我们更接近战胜疟疾的目标。各界应继续关注和支持抗疟工作,为彻底消灭疟疾而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