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随着医保与创新药的关系不断演变,医保政策的重点正在发生变化。虽然降低药价仍是医保局的重要任务,但与过去的“灵魂砍价”方式不同,如今的医保谈判更注重双向沟通与合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程序规则变得更加细化,评审和测算更加透明,制药企业对药品价格的预期也愈发理性。这种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包括国际药企,主动参与医保体系。今年申报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达到574个,创下过去三年的新高。
自2023年以来,国家医保谈判逐渐转向支持创新药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医保局强调,在“保基本”的同时,通过“合理价格及时将创新药纳入目录”“支持加快临床应用”等措施,积极促进创新药的发展。今年的医保谈判结果显示,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为92.7%,高于整体成功率的76%。另外,医保整体成功率为76%,平均降价比例为63%,与前几年基本持平。
/ 01 /
双向协作
以往医保谈判中的“灵魂砍价”让人印象深刻,比如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片价格从16.29元/片降至4.36元,则是这种压价的典型。然而,今年的谈判更强调务实,如央视新闻报道的人福医药与氯巴占片谈判中,企业在第一轮便提出了诚意报价,最终实现双赢。
氯巴占片是治疗罕见难治性癫痫的关键药物,在医保谈判中人福药业成功地将价格降至3元/片,相对于进口药3美元/片的价格,其人均年治疗费用在2000元左右。这反映了医保谈判中,药企与医保双方的双向协作。制药企业如果未能进入医保,商业化将受阻;而医保则需要在合理价格下为大众争取更多利益。
数据显示,医保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组织了7次谈判,新增医保药品446种,医保基金支出超3400亿元,药品销售额近5000亿元。谈判带动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大幅增长,尤其是创新药品的市场表现,这对于国内外药企都是一个积极信号。
今年,创新药品的参与呈现上升趋势,574个申报名单中有206个为独家申报药品,115个药品上市未满一年,66个则是当年即申请医保准入。
/ 02 /
扶持真正创新
回顾过去几年,医保局在“保基本”的基础上逐步支持真正的创新药,从评审到谈判、再到续约阶段,建立了一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完整机制。今年的大幅度成功更为显著,评审阶段综合标准更高,确保了高质量创新药的优先进入。
在创新药的评审阶段中,国家医保局尤其注重产品的创新性和治疗效益,实行严谨的评估标准。今年共有162个药品通过评审进入谈判,其中创新药参与数量和成功率创下新高。这些创新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医保的用药品类,也为参保人群提供了更好的用药选择。
特别是全球首创的新药在今年谈判中的表现尤为突出,38个创新药被成功纳入医保目录,这标志着医保在资源分配方面的精细化策略得到进一步验证。
/ 03 /
探索新的增长点
国家对创新药的全方位支持不仅体现在医保层面,还在于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迈入2024年,医保政策将迎来更深远的改革。
同时,虽然医保在鼓励创新药纳入体系,但也面临医保基金紧张的现实,高价药品如CAR-T技术依然难以进入医保目录。在此背景下,商业保险的参与被期待成为创新药发展的新动力。
2022年商业健康险在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尚不及最佳状态,因此行业内相关部门正积极探索信息共享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适合市场的健康险产品。
无论如何,商业健康险正潜移默化地成为补充医保保障的关键角色。未来,推动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保的双轨发展可能将成为大势所趋,为创新药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