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导读
高钾血症作为心力衰竭(心衰)的常见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同时也妨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等药物的合理使用。如何预防和管理高钾血症,以及如何在心衰治疗中实现药物之间的平衡,是当前心衰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11月16日至18日召开的202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来自全球的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齐聚芝加哥,共同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的治疗方向。会议期间,围绕心衰患者高钾血症管理的多项研究相继发布,我们筛选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与读者分享。
在心衰患者的治疗中,MRA是一种核心药物,指南推荐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然而,不同类型的MRA药物对于心衰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高钾血症的安全性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meta分析,研究发现依普利酮相比螺内酯,对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效果,并且能降低全因死亡率。尽管依普利酮在减少男性患者心血管死亡率以及高钾血症发生率方面表现优异,但仍需更深入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通过ARTS系列研究,证实了非奈利酮在HFrEF患者中的高钾血症风险与依普利酮类似,而最新研究分析显示,非奈利酮在HFmrEF/HFpEF患者中的使用相较于安慰剂仅轻微增加血钾水平,但未显著增加相关住院风险。
MRA药物的使用已成为心衰指南建议中的重要组成,但高钾血症的风险往往阻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一项最新的单中心研究比较了通过营养师远程参与的“Snak-Chat”跨学科方案优化MRA剂量的效果,结果显示其在改善患者心衰状况和降低住院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慢性高钾血症患者常合并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导致在心衰治疗中使用GDMT药物时,增加了高钾血症的发生率。研究建议,高钾血症不应成为启动或调整GDMT方案的障碍,而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提高药物利用率并减少高钾血症。
真实世界的回顾性研究数据表明,合并高钾血症的心衰患者预后较差,这一风险可能与高钾血症导致的RAASi药物剂量减少或停用相关。2024 AHA会议的研究强调了管理高钾血症对确保GDMT药效最大化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启示。
作为解决高钾血症风险的策略之一,钾离子结合剂的应用得到了研究支持。REALIZE-K研究彰显了环硅酸锆钠(SZC)在促进螺内酯剂量调整中的作用,且在多项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上表现出明显优势。
此外,GALVANIZE Outcome研究的回顾分析指出,长期使用SZC的患者高钾血症相关的住院和急诊就诊率显著降低。合理的用药策略不仅能改善患者结局,还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克服高钾血症的挑战十分关键。通过合理使用MRA药物、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营养师的参与,能够降低高钾血症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ALIZE-K研究为快速优化心衰患者MRA用药方案,并减少高钾血症风险,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