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4年9月,《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刊登了一项名为《阿托伐他汀仿制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调查结果。该研究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倡导下,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10家知名三甲医院共同进行。研究回顾和分析了自2020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首次被开具阿托伐他汀仿制药(美达信)或原研药(立普妥)的患者数据,总计超22万人,其中使用原研药的患者有98410例,而仿制药组则有124897例。研究目的是在真实诊疗环境中,综合评价阿托伐他汀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仿制药在降低脂质水平方面的效果与原研药相当,而在安全性方面则表现出较低的肝损伤风险。两组患者在用药后6个月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降低百分比相近,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仿制药的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原研药。此外,仿制药在肌肉症状方面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随着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适应仿制药使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以确保这些价格更为低廉的药品在疗效和安全性上不输于进口原研药。阿托伐他汀属于此类研究的典型药物,曾在2019年“4+7”扩围集采中成为瞩目的焦点。尽管原研药“立普妥”未能中标,但齐鲁制药的“美达信”却以较原研药降价97%的优势成功中标,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购药负担。
在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药品带量采购已成为常态化措施,推动了国内仿制药质量和产量的双重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国产仿制药正在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医患双方的可选项。通过对真实世界疗效的验证和推广,中国的仿制药产业正逐步扭转消费者的固有偏见,从而在全球机制性市场中脱颖而出。
正如本次研究所示,阿托伐他汀仿制药在临床上的使用不仅能够保障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控制医疗成本,这无疑将对国家的集采政策执行和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数据。在推行医药改革的路上,鼓励使用合格国产仿制药,逐步打破进口药品的市场垄断,是保障国家医药安全的重要环节。创新和竞争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而国家集采则为国产仿制药取得更大市场份额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